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6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出自宋朝诗人赵鼎的作品《洞仙歌·空山雨过》,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注释】
  ①赵鼎:南宋抗战名臣,遭秦桧谗言被贬,此词就是他滴居南宋时所写。
  ②拈:用手指搓转。
  ③霜须:白色的胡子。
  ④衾:被子。
  ⑤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赏析】
  作为一个南渡名臣,赵鼎朝中与秦桧进行过激烈的较量,但是由于高宗赵构偏袒秦桧,至使赵鼎被贬谪到岭南。但是他的兴复中原之志从未泯灭,秦桧的一切加害也从未使他屈服。他为使全家不遭秦桧的诛杀,而决定绝食自杀,但他自杀前还预制的铭旌(柩前灵幡)上写上两句话:“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其报国之雄心可谓苍天可鉴。这首词就是他被贬到岭南时所写的。祖国河山之恋,故土之思,溢于言表;然而这词中孤寂、凄苦和愤慨之情也难以掩抑。
  全词写了作者一个秋夜的行动和思绪。上片重点写了三个生活细节——独酌、悲吟、孤卧。此词头三句写月下独酌:山雨初过,新月朗照,新酒飘香,杯浮月影。那正是敞怀痛饮的时刻,可一拿起酒杯,词人就想起当此良辰美景竟无人共赏,只是一人独饮,实扫兴得很。这自然要引起对自己被贬谪的愤慨,于是有月下悲吟这一举动。“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是说受此屈辱,无处申诉,只好独自长歌悲吟以减轻胸中的郁闷了。由于这悲吟有深度,有力度,是内心深处的颤抖与呐喊,所以作者不自觉地连花白的胡须都拈断了数根。“还就寝”二句写孤衾独卧,说的是独酌无味,悲吟伤情,还不如回房就寝,可是由于秋夜天气转凉,孤衾独卧,以及余恨未消等原因,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茫然。上片三个连续性的细节,共同表明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日子的难以打发的感情。
  下片集中描写他独卧孤衾中的所闻和所感,并且向更深的心理层次开掘。“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更是情语,而且是整片意脉的枢纽。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风吹得飒飒作响,撩人愁思,于是有下面“奈此九回肠”的感叹;然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词人又暗暗地赞颂了竹子耐严寒的品质,于是才有词尾处梦寻故土的决心。“九回肠”,出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言愁怨极多。此外亦言心中装满苦恨,致使愁肠百结,其可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梦寐所求的人远天那边,同时也是暗诉自己被远抛闲置遥远的天这边。前面总冠以一个“奈”字,赵鼎本人面对这些打击与迫害无可奈何,明显地流露出一种苦闷与不平。“人何处”的“人”,连系上下文看,当不只是说家中的亲人、朝中的故旧,主要还是指九重之上的高宗皇帝。封建时代的臣子,一旦远谪,总是希望皇帝能够回心转意把他召回。赵鼎曾两任宰相,高宗曾对他言听计从,称他为“真宰相”。他为国专以固本为先,这是因为他认为根本固而后敌可图,仇可复,所以对南宋的中兴事业有所建树。虽被远贬而此志不衰,因此翘首企望回朝续展长才。“解铃还是系铃人”,寄希望于皇帝自情理之中。故词的结处又从悲怆的叹息,一转而为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陇水,即陇头之水;秦云,即秦岭之云。这都是环绕故都长安的山川云雾,进出长安必须通过这些障碍物,这里用以暗指秦桧一类的朝中奸臣。这几句中,他说:纵然有奸邪当道阻挡我回到朝廷,总不能不许我到梦中去寻求归路。这里所表现的正如他从潮州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给高宗上的感谢皇恩的表中所表示的:“白首何归,怅馀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此词不以剪裁巧妙取胜,而以描写深刻细腻见长。
  全诗基本上采用了赋的写法,叙述与描写的成分占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按时间顺序从空山雨过,独饮无绪,悲吟断须,孤衾独卧,一直写到夜阑不寐,闻风吹竹,一怀愁绪,梦寻旧乡。这样词人写出了一个凄凉人难度凄凉夜的全过程,真实感人。其次是描写颇有层次,上片全是行动描写,下片先是景物描写,后是心理描写,描写层层深入,而且每一种描写都作了精细的刻画。如月色、杯影反衬无人与之共赏良辰美景,以拈断霜须表明悲吟的深切,以“万斛清愁”形容愁恨之多,以“邈如天样”以形容朝廷之远,以“陇水秦桧”暗指秦桧一类掌权奸臣等等。正因为有这些精细的刻画,此词才避免了一般用铺叙法写成的作品容易犯的平铺直叙、平淡无味的毛病,它同样是那样鲜明、轻巧、含吐不露。


相关阅读
1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 【查看全文】

2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 【查看全文】

3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出自明朝诗人高启的作品《吊岳王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查看全文】

4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古诗作品《牡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翻译】 【查看全文】

5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路六侍御入朝》,其古诗全文如下: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 【查看全文】

6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