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36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浣溪沙·书大同驿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
  【注释】
  ⑴浣溪沙: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⑵桄榔:一种常绿树。驿枕溪:谓驿站枕傍着溪水。
  ⑶瘴云:含瘴气之云。
  【赏析】
  上片是词人对环境的交代。榕树和桄榔(即椰子)都是南方植物,由此知道,词人所处的原来是一个被热带风光所包围的南国的逆旅:“榕叶桄榔驿枕溪”。但使人遗憾的是这种充满诗意、甚至有些异国情调的环境并没有给词人带来半点情绪上的舒展,相反,却成了“献愁供恨”的苦难的愁端,这就是下句所暗示的:“海风吹断瘴云低”。若从表面演绎,这一句也可看作是环境组合的一部分,虽然它相对前面而言颇有些煞风景的意味;若从心理深层分析,它则可以视为词人愁思的对象化、意象化。也正因为如此,词人虽然身处温暖如春的南国,也不能掩盖内心的凄楚,笔端亦由开始的故作轻松很快转入真实的沉郁苍凉。因此,从第二句开始,词人的主观情绪便进入了一个复杂的愁苦的世界,并渐渐趋向明晰、深沉,到了“薄寒初觉到征衣”,这种愁绪便有了一个定性:词人所哀叹、所不堪忍受的乃是绵延千古的忧郁——羁旅之愁。这一句既对上片有着终结的意义,同时对于下片亦有开启的作用,把读者引向了一个更加沉重的纯情感的领域。
  下片转入抒情。被寂寞的羁旅之愁所主宰的词人,思起了自己的故乡,不由得叹道:“岁晚可堪归梦远”,“岁晚”一语在这里尤具有典型意义,它似乎吐露了这样的潜台词:一年的时光将尽,转眼又到了岁暮,我本应和亲朋好友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现在却孤身漂泊,独自忍受逆旅的凄凉。而“归梦远”一语正是词人还乡之梦在情感上幻灭的象征,它不但传达了词人与故乡、故人现实的距离感,而且更多地流露了由此引起的失落感。但令词人心痛的不仅只此一端,还有比这更残酷的折磨,这就是下句所说的:“愁深偏恨得书稀。”古人云:“家书抵万金”,远离家乡的游子往往能从亲人的书信中感到慰藉,从而获得感情上的平衡,但现在词人的情形是:亲朋故旧似乎忘却了他,唯一值得寄托的书信的安慰也几乎失去了。
  一个“恨”字便道出了其中的况味。至此,词人的情绪可谓跌落到了最低点,一种更加悲哀、带有迟暮之感的生命的荒漠悄悄地降临到心头:“荒庭日脚又垂西。”如果说以上词人主要是通过距离感叙述身世的漂零,那么现在,这种距离感明显地消失了,在身心完全失去依托的情况下,他已陷入了憔悴、绝望的境地。尽管他为自己的痛苦赋予了一个凭借的物象,但丝毫未减轻它的力度,相反,却使读者于词人的直抒胸臆中又尝到了几许感性的苍凉。


相关阅读
1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古诗作品《遣悲怀三首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查看全文】

2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出自唐朝诗人薛涛的作品《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 【查看全文】

3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出自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咏山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 【查看全文】

4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公莫舞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 【查看全文】

5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出自先秦诗人狐援的作品《白云谣白云在天》,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翻译】 远去的人,已不可 【查看全文】

6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作品《牧童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前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