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花,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
芳醪: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青眼:《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后因谓对人重视,喜爱曰青眼。又见《晋书·阮籍传》。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诗:“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翻译】
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赏析】
过片接过上文“春常不老”“愁只是、人间有”的命题,结合人们包括自己所谓春恨表现,自嘲自解。“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这是自嘲。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桃花之落,是因为它要结实了,而不是春之无情,有意造成“红瘦”的局面。语本中唐诗人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的诗意。说明白了这是自然规律,那么春恨便无须发生了。这是自解。以上就“惜春”题目反复推究,把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从物理和哲理上加以剖析,心理上的疙瘩似乎可以消除,但作者之所以费如许笔墨写出他已经明白了的自然界的道理,却是为了衬托出他还不曾明白、不能解决、正在苦恼的政治、人生方面的“春归”问题。这才是这首词的主旨。
“世上功名三句”直接切入主题。“世上功名”是为国家立功扬名,在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有一个从读书、应试、为官到建功立业的打算。“老来风味”:人生一世,由少而壮而老的最后阶段。而这两方面,在作者此时来说,都已到了“春归时候”,即事业无成,人已老大。词的这几句便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慨。“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纵能借歌酒自我排遣,奈何已失的政治上的和人生的青春不能恢复,豪情难似旧时,这才是作者所无法譬解的那种“惜春”之情。
相关阅读
1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富平少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查看全文】
2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 【查看全文】
3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寄生草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查看全文】
4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登咸阳县楼望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注释】 【查看全文】
5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出自清朝诗人李方膺的作品《题画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翻译】 挥毫纵 【查看全文】
6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晚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