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注释】
①忆仙姿:词牌名,即《如梦令》,还有一个名字《宴桃园》。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制。
②南浦:面南的水边。
③向晚:傍晚。鲤鱼风:指九月风。
④断送:送走。
⑤凝伫:指发愣发呆,久立凝望。
【翻译】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赏析】
这首词写水乡风光及生活:春末夏初,词人登上高楼,意欲欣赏江南水乡迷人的景致。他纵目望江,看到一幕动人的送别场景。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开首两句,很清楚的点出了环境和季节,莲叶初生,绿杨飞絮,把初夏时节写得生机勃勃,飞动流走。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该词所描绘的乃一条大江的渡口附近,河湖池塘,莲叶初生,微露水面,青翠欲滴,娇嫩喜人;大江两岸,绿柳成排,枝条婀娜,飞絮漫天,这意境是颇为迷人的。
词在点出了季节和渡口附近的环境之后,则进一步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和场景:“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薄暮将来的时候,江面上吹来春末夏初的暖风,带着湿润的鱼腥味,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和联想。在渡口附近的江面,出现了一只画船,它已扬起了彩帆,在朦胧的暮色里,摇起了橹,荡起了桨,却不知去向何处。
以上季节、时间、环境、场景,均是词人在一定角度亲自看到和感到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原来词人正站在江岸的一座高楼之上,在出神,在发愣,这送别场景给词人带来的感触是情意绵绵,还是怅然若失,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再看“楼外”,则是“一江烟雨”。与蒙蒙暮色相合,完全是混沌一片了。此时词人感情的潮水,也只能是一片混沌。
贺铸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为贺铸的《东山词》作序有云:“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这评价或许有点过分,但却准确地指出了贺词风格的丰富和多样。他虽有一些近于苏轼词风的豪放词,又有不少婉约词。《忆仙姿》前半明快爽朗,生气盎然,后半朦胧迷离,茫然低沉,正是贺铸思想矛盾复杂的一个体现。
全词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1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归国遥春欲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 【查看全文】
2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千秋岁引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 【查看全文】
3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出自明朝诗人蓝仁的作品《暮归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 【查看全文】
4 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出自清朝诗人赵翼的古诗作品《论诗》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李杜诗篇万古传,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查看全文】
5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桂枝香吹箫人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 【查看全文】
6 绿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九歌东皇太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