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出自明朝诗人蓝仁的作品《暮归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注释】
1、归:返回。
2、已:已经。
3、昏:天黑,傍晚。
4、濯足:洗脚。濯,洗涤。《楚辞·渔父》:“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5、月在涧:月亮倒映在涧水中。
6、衡门:横木架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衡,同“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7、栖鹊定:鹊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定,静下来了,此指鹊鸟入眠。
8、暗树:一作“暗径”。
【翻译】
黄昏时回家,山里已经昏暗,涧水里冼洗脚,月影在水中出现。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归巢入眠,黑暗的树林中,萤火虫乱画弧线。老婆孩子都等候我归来,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我伫立在松树、桂花间纳凉,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
【赏析】
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断。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全诗没有奇思妙语,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平淡的生活场景,略加点染,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给人以情真语切的感觉。
先写归家途中的情景。“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暮色苍茫,乱山昏暗。崎岖的山道上,诗人信步归家。在诗人的感觉中,溪涧潺谖,淙淙作响;明月初升,清辉撒冷;涧水清澈,月影流布。空山是这样的清幽,这样的寂寥。身在其中,濯足清流,别有一番情趣。“濯足”暗用了《楚辞·渔父》的故实,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起句擒题,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无不是“暮归”,无不是“山中”。
随着诗人的脚步,眼前出现了一座山间陋室。“衡木栖鹊定,暗径流萤乱。”其屋横木为门,简陋如此;鹊栖其上,冷落可知。再以小径幽暗,流萤乱飞加以渲染,景象的荒芜,氛围的凄清,家境的贫寒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通过“衡门”作了隐隐的透露和巧妙的暗示。衡门虽然简陋,但如果自己不以为陋,也可以游息其间。贤者乐道忘忧,虽身处陋室,而不以为苦,反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这种态度的背后也有悲哀和痛苦。诗人就是以这样的贤者自居,甘处衡门,自得其乐。从“栖鹊”、“流萤”等景物看,较一、二句所写事物已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夜幕降临已很久了。“栖鹊定”与“流萤乱”,这一“定”一“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下字十分准确,是句中字眼。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出自清朝诗人夏完淳的作品《即事战苦难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 【查看全文】
2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余干旅舍》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 【查看全文】
3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 【查看全文】
4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故人赏我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 【查看全文】
5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月下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 【查看全文】
6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出自唐朝诗人左思的古诗作品《咏史郁郁涧底松》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