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祝英台近·挂轻帆》,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注释】
⑴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77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⑵钓台路:钓鱼台水路。钓台,指东汉.严子陵垂钓处,在浙江桐庐城西十五公里的富春江滨。
⑶攲(yǐ)枕:依靠枕头。
⑷鸣舻(lú):发出叫声的大桨。
⑸簇簇:丛列成行的样子。
⑹孤城:指桐庐县城。
⑺闲:顷刻。
⑻离阻:分离,阻隔。
【翻译】
船帆轻挂,大桨急飞,过了一城又一城,到了严子陵垂钓的江滨。喝酒过度,必成病态,以至郁闷而精神空虚。只有依靠枕头,听那大桨发出的叫声可资慰藉,极为悲痛的断肠游子型的外任官苏轼,眼前闪现着的是丛列成行的云雾缭绕的山峰,烟雨重重笼罩的树林。回过头去看,桐庐县城在哪里呢?已经看不到了。
但是顷刻之间就要离开了,分别的愁绪更加使人变得憔悴。那就只有从朝云暮雨的巫山男女欢会的神话梦幻中寻求解脱。不论旧愁还是新欢,对山村的思念也没有了。不大可能再看到山村人了,但是对他们的痴情和思念没变。只有求别人带去一首词。
【赏析】
宋仁宗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视察富阳、新城、风水洞、桐庐,过严陵濑(tǎ)后返回杭州,作该词哀叹民生的多艰。
上片以景情反差的手法,反映了苏轼胸中的忧愁。“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写出了苏轼在富春江上轻快行程的生动形态。一个“挂”字,一个“飞”字,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势,形象传神。“酒病无聊,攲枕听鸣舻”,写苏轼醉卧船上的情景。颇似金代元好问《读书山月》“墙东有洿(wū)池,攲枕听蛙鸣”的神韵。“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情绪一变。以醉眼朦胧中的景物托情,流露出苏轼渺茫的孤独感。“簇簇”、“重重”,将沉郁心绪衬托得十分逼真。“回首望,孤城何处?”用设问手法,进一步渲染苏轼对桐庐山村哪堪回首的忧叹。那是一幅凄苦的生活景象。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天台僧》,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余 【查看全文】
2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出自宋朝诗人吴锡畴的作品《春日韶光大半去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 【查看全文】
3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少司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 【查看全文】
4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查看全文】
5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石头城》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查看全文】
6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学阮公体昔贤多使气》,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