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44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双荔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注释】
  ⑴南乡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
  ⑵荔枝:水果树名或果实名。
  ⑶化工:造化之工。即大自然的创造力。贾谊《鹏鸟赋》:“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
  ⑷衣裳:荔枝之壳。绯(fēi):大红色。
  ⑸绮席:华丽的筵席。
  【翻译】
  天同造化说,他恩赐给荔枝的衣裳都是深红色的。每每朝华堂深处一看,可怜你,虽有两颗果核,可肉是连成一片的。从小,我俩就形影不离,在盛美的唱歌劝酒的宴席上,一刻也未分开。极端痛恨将两个核仁一个个地打成两半,怎能恢复那成双成对昔日苦恋模样。
  【赏析】
  上片,概写荔枝的悲凉身世,发出同情的感叹。“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与人一样,双荔枝与单荔枝,都是由天工造化出来的。所不同的是:双荔枝确实罕见难得。它是天特别赐予的。“总是”二字,特别传神。绯,在古代为一种特殊的颜色,所以这种特殊的双荔枝,便成了上贡的果品,平民百姓望而止步,于是置放“华堂深处”,每每望见,令人心酸。一个普通的双荔枝的地位,竟人为地抬到如此神圣的地步。谁知晴天霹雳,双荔枝在“华堂深处”遭到厄运。“怜伊”呀,“怜伊”的是可怜的双荔枝两颗核仁(“两副心肠”)竟要与肉分离了。上片,明在写双荔枝,却在写一对青梅竹马式的恋人如双荔枝同样的身世。开始,天赐良缘,情敦意笃,高洁纯真,后来,被人为地残酷拆破,成了罪恶社会的殉葬品。
  下片,借回忆双荔枝苦难的经历,赞叹恋人生死不渝的坚贞品格。想当年,双荔枝与人一样, “自小便相随”,形影不离;就是作为“绮席歌筵”上的欣赏珍品,贵人只是欣赏欣赏,双荔枝在短时间内不分离(“不暂离”)。可是,双荔枝命途多舛。作为贡品已是命中注定,它自然地“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皇帝是贪婪的,又是残忍的。越是成双成对而相连的荔枝,越是被他凶“拆”凶噬,这是人世间的历史悲剧。“怎得成双似旧时”,无可奈何,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人间的遗憾。这一无答而问的设问结尾句,非常有力,提醒世人:在封建社会里,成双的荔枝永远不会有恢复“似旧时”的美梦的。下片,与上片一样,还是在继续感叹那对天然的少男少女的坚贞如一的精神。她爱,爱她们“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的往日风流;她恨,恨那残酷的现实太无情。本是深闺无人识的少女,一旦被掠进宫里成为歌妓,情侣被活活“拆破”,你我“东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怎得成双似旧时”,留恋只是留恋,终归只是英灵中的美愿而已。
  这是一首咏物词,全词,以象征、拟人的手法,把双荔枝当人写,把人又当荔枝写。字字写人,语语双关,富有情趣。较之“花间”词有了根本性的革命,实为婉约词中的一朵奇葩。


相关阅读
1 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 【查看全文】

2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晚登城北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 【查看全文】

3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宿山寺》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 【查看全文】

4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作品《谒金门春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 【查看全文】

5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 【查看全文】

6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望江南》的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