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念奴娇·断虹霁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
⑻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
⑼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⑽醽醁: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⑾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⑿临风笛:一作“临风曲”。
⒀坐来:马上。霜竹:指笛子。《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翻译】
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
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赏析】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庾亮在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庾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黄庭坚与苏轼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
2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作品《已亥杂诗》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 【查看全文】
3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怀金陵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注释】 【查看全文】
4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秋浦歌》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查看全文】
5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微斯人,吾谁与归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查看全文】
6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