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望江南·暮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宋人多用双调。
⑵“春已老”二句:《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得住。
⑶“曲水”句:写曲水流觞的活动。古代风俗,阴历三月上巳日,就水滨宴饮,以祓除不祥。后人多引水弯曲成渠,置酒杯子水面,任其流动,同游者依次取饮。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⑷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纻(zhù)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⑸酣(hān)咏:畅快地饮酒吟诗。升平:太平。
⑹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⑺柘(zhè)林:灌木林。鹁鸪(bó gū):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⑻芜菁(wú 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翻译】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赏析】
这首词与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词调相同,起句也极为相似,只是以“未”、“已”一字之差显示了创作时间的某种差异性。不过,两篇写景的艺术视角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如果把作者比作一位高明的摄影师,那么前篇是登高览景,作者在进行定点拍摄,本篇则写晚春游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因而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
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展开叙写。起笔点明题意,并借用《论语》中的典故,写出了初试春服的心理,很像是现代影视中的“画外音”。接着用对仗分别写两个景点:在一弯曲水上,波浪微微涌动,流杯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这里再现了曲水流觞的动态景物,像是在高处拍摄的鸟瞰式的镜头;在春游的亭台上,春风柔和,将人们轻便的春服轻轻飘起,——这是一个近镜头,同时伴随着人们的触觉感受(“软”)。出现在作者笔下的这两处景物,都扣住暮春的季节特点,并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春游的乐趣。“纻罗轻”与前文“春服几时成”暗相呼应,这是作品章法细密之处,也值得注意。歇拍一句是即景兴感,有歌颂升平之意,固然略嫌庸俗与陈腐,但第一,作者自熙宁七年冬移守密州,政绩斐然,社会稳定,因而在作品中感到欣慰,这恐怕是“酣咏乐升平”的实际意义指向;第二,此句重在一个“乐”字,明白地点出了作者此刻的情绪心理。所以还是差强人意的。
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来另是一番景象。过片两句,写来到郊野后的第一印象:一场小雨过后,处处呈现出催耕的忙碌气象。作者虽未表露身份,却隐隐传达出作为地方长官的他对农事的关心。接着,他还是像摄影师那样把镜头对准了晚春的景物:百舌不再啼鸣,桃花、李花都已凋谢,只是从灌木林深处传来了水鹁鸪的叫声。这里所有的景物也都扣住了晚春的季节特点,并伴之以人的听觉感受。当作者一眼看到大片盛开的芜菁菜花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时的春色应当是属于芜菁的!韩愈《感春三首》之三云:“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亦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这篇东坡词歇拍一句可能从中化出,但更是当时情景的实录,是与镜头相配合的最强的“画外音”。纵观作者其人,喜怒哀乐固然时或有之,但总有一分“无往而不乐”的“超然”之趣,密州时期的作者更是如此。因此,“春色属芜菁”实在是作者对晚春风光,以至于对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发现,透露出作者游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
如果说“百舌无言桃李尽”一句略带伤春的情调,那么至此已一扫而空了的确,接受者可以超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不论苏轼有意与否,“春色属芜菁”一句道出了某种自然的哲理。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是贬抑:大好春光已荡然无存,其余皆不足观,“芜菁”本不值一提,“春色属芜菁”是以丑充美,可怜之至,也可恶之至;二是褒扬:春天众香国虽极可观,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未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惟有芜菁生命力最强,在晚春时节最富于生机和活力,因而春色最终属于它。
相关阅读
1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查看全文】
2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查看全文】
3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查看全文】
4 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临滹沱见蕃使列名》,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注释】 【查看全文】
5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思_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月下独酌》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 【查看全文】
6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望江南》的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