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3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⑴青霭:青色的云气
  ⑵倚:靠
  【翻译】
  飞泉挂在远处的碧绿山峰,野竹浮现于山间的青霭。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只好失意地在两三株松间徘徊。
  【赏析】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相关阅读
1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四言诗祭黄帝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 【查看全文】

2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词作品《章台夜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 【查看全文】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出塞》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别徐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 【查看全文】

5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 【查看全文】

6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新林浦阻风寄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