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菩萨蛮·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后来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②萧萧:同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③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这里借指送别的对象陈襄。
④漫:枉,徒然。
⑤朝(zhāo):早晨
⑥佳人:美女,指宫妓。
⑦敛(liǎn)双蛾:即皱眉,此处指流泪。
⑧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翻译】
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赏析】
上片先写天意留客。“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西湖上的晴雨变化是常见的现象,离任的太守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的美事,老天爷仿佛被送别的人们所感动,所以才特意以“萧萧雨”“留住”客人,满足了大家的心愿,这是老天有情。接下来苏轼笔锋陡然一转,“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为何这样写。接下去苏轼又把笔锋收回来,申述了一个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杀人”原来是离情再经过一夜的酝酿和蓄积,会变得更深更浓,到明天送别时一下子爆发出来,会把人“愁”死的!可见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经过这一纵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苏轼将离情推向了纵深。
下片转换角度,写动人的送别场景。“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佳人”泣别,“佳人”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同“长河水”联系起来,一方面是由于陈襄乘官船,从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词语,“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水。” “佳人”泣别是情重怨深的表现,这就把离情推向了一个高潮。“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这两句又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苏轼像是对“佳人”们说,你们还是收住眼泪吧,且看站立在大路两旁的杭州百姓,他们哭得比你们还要伤心呢!广大百姓自愿前来送别一位离任的地方官,尽情挥洒泪水,离别场面庄严、感人。可以说,这是百姓对一位官员的最高褒奖。苏轼这样写,非溢美之辞。是苏轼从侧面写出了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在把离情推向极顶的同时,也暗含着对陈襄流惠于民的赞颂。
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相关阅读
1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金陵怀古》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 【查看全文】
2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夏夜追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翻译】 【查看全文】
3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查看全文】
4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行路难》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 【查看全文】
5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逻人横鸟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注释】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 【查看全文】
6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出自明朝诗人李东阳的作品《柯敬仲墨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注释】 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