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00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惜双双·溪桥寄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注释】
  惜双双:《惜双双》即《惜分飞》,又名《惜芳菲》 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格。
  【翻译】
  登上城楼高高处,可看天边路。夕阳残照,萋萋芳草绿绿树。感远伤怀,惜春、春已幕。谁知到,望穿双眼,‘有人’还在高处。魂牵梦绕、梦已断,多时不能相见。无计可释怀,唯有丝弦寄语哀。桥旁溪边那里住,在谁家?恨相望却不能相晤。
  【赏析】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
  上片起首一句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写的是: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的平原业已沉入落照的余晖里。残照,给词境染上了一层哀伤的色调。“春暮”,是古诗词中常用伤逝的典型象征。虽只简笔勾勒出一幅平芜残照的境象,却已强烈地暗示了词人的哀伤。写景蓄势既足,抒情便深厚有力。“伤远更惜春草”,点出词意。“远”,既可指空间距离之遥,也可指时间隔别之久。久别不得团聚,而大好春光却已迟暮;伤心人悲苦萦怀,不可解脱,直至斜日西沉,还伫立高高的城楼之上。此情将随夜色渐浓而愈深重,自不言之中,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过片承上,点明所伤之事。梦与云,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爱情的象征意象。往日的欢爱如前尘旧梦,早已日复一日地远逝了;旧日的情人,也如天空的彩云,随风飘荡,日复一日地飞散。这一句,透露出一段夭折的情事,也暗示了这情感当初的美好。回顾上片所言“伤远”,则知所悲伤的必然是爱情的断绝。“无计”一句,写自己尽管一往情深,无法忘怀,却不可能向旧日情人传诉相思了。词境至此,似乎山穷水尽;然而结笔二句却再兴波澜。“相望恨不相遇”,原来情人就不远。可知“远”,并不是指分手后空间距离上的遥远,而是指时间距离上的久远。情人原来就那“倚桥临水谁家住”。虽然她家就近那溪桥边的岸上,可以相望,却不可以相会。无法重寻旧好的隐痛深哀与始终不能忘情的悠悠希冀,皆见于言外。


相关阅读
1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陈后宫》,其古诗全文如下: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 【查看全文】

2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代悲白头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 【查看全文】

3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望秦川》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 【查看全文】

4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长信秋词五首其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释 【查看全文】

5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6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