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1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望秦川》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释】
  ⑴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⑵朝:早晨。迥:遥远。
  ⑶山河: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净:明洁。
  ⑷逶迤:曲折绵延貌。都城,京城。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殿未出乎城阙,旆已返乎郊畛。”重:重叠。
  【翻译】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赏析】
  这首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
  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


相关阅读
1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雨中花夜行船》,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 【查看全文】

2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出自唐朝诗人李唐的古诗作品《题画》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3 治人事天,莫若啬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治人事天,莫若啬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查看全文】

4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出自于诗经作品《权舆》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 【查看全文】

5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 【查看全文】

6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客子久不到》,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