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5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雨中花·夜行船》,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释】
  ⑴花时:花开的时节。
  ⑵荡扬:轻轻地飘飞、扬起。
  ⑶柳絮榆钱:飘扬的柳花和榆荚。
  ⑷甲第:权贵的宅院。名园:有名气的园林。
  【翻译】
  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有“醉贵妃”和“御黄袍”这两种珍稀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怀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赏析】
  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起笔三句写春天衙斋生活小景,大意是,在今春花开时节,整日深锁斋院,面对袅袅茶烟,只觉一派寂寥。点明“花时”,不单交代了节候,更暗含着词人赏花的兴致,而实际上整天所面对的却是“茶烟”,这使作者感到扫兴。原来,这年春夏间密州地区旱灾蝗灾严重,身为州郡长官的苏轼斋戒吃素,忙于到常山祭神祈雨,所以压根儿顾不上赏花,——这是苏轼在此篇词序及《祭常山祝文五首》之一中所说的。在今天看来,苏轼的作法未免可笑,但历史地看,他忧民所忧,关怀民生疾苦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在这大好春光中,词人踪迹所至,看到“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如此而已。
  言外自然也以良辰美景“不获一赏”而感到遗憾。那么,是否因诸城僻处北国,没有赏花的去处,或者竟无花可赏。以下六句全以“闻道”二字领起,着力写出赏花的好去处,以及“方春牡丹盛开”,花事之盛。不言而喻,这对于浸泡在比较单调乏味的仕宦生活中的词人来说,具有多么巨大的诱惑力。如果说“长”、“古”、“甲”、“名”这些词语传出了词人对春游热点向往的心态的话,那么“国艳带酒,天香染袂”这两句化用唐诗成句,就花王牡丹的色、香进行渲染,更写出对“方春牡丹盛开”的情有独钟。然而词人终究误了佳期,未能如愿以偿,那么他内心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关阅读
1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淮南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 【查看全文】

2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 【查看全文】

3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出自于诗经作品《干旄》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 【查看全文】

4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出自于诗经作品《南山有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查看全文】

5 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 【查看全文】

6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寺斋睡起桃李无言一再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