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咏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⑵妍华:喻梅花美丽姿色。唐·李峤《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⑶倒绿:即幺凤,亦名倒挂子。
⑷华妍:同"妍华"。
【翻译】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凤栖在寒枝上与绿树相映。鲜艳梅花映照着透彻的清波。渡口斜烟,蒙着淡月,托着笼沙。远远的道上,微微的香气,追赶着马儿。
【赏析】
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亦是写朝云的生活环境。前三句,以七个景物叠印成一幅梅花盛开的背景图: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等衬托着梅花开放,鲜艳迷人。“倒绿枝寒凤桂”,描绘梅的形态,如幺凤般。朝云自杭州来到惠州,成为一尘不染的词人的最宠爱的妻妾,词人对她的情感不言而喻。
下片,写梅的凋谢,亦是悼念朝云的逝世。开头二句,写梅花的盛开,幺风与梅枝同绿。鲜艳的梅花又映照着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凤的青春丽色,即朝云的青春丽色。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环境变化,亦用六个景物来衬托着梅花凋谢、朝云英逝的凄凉气氛:渡口边呈现着的景象是“斜烟,淡月,笼沙”,还有那“远路,微香,趁马”。“微香”二字,特别醒目地告知读者:梅已谢了,只剩下“微香”,暗示着王朝云也已远走了,正在“趁马”进入到另一世界。眷恋之情,尽在不言中。
这首词是以“梅”格喻朝云。全词,采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构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词人没有直接写朝云,而是从梅—凤—人的互喻象征意蕴,渲染了梅的红叶,风的红喙,以此衬托出朝云的红颜。这种文体写作起来,难度较大,但词人非常自然地构成了新的意境,塑造了新的形象。
相关阅读
1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别诸弟从来一别又经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注 【查看全文】
2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 【查看全文】
3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临江仙池外轻雷池上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查看全文】
4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 【查看全文】
5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作品《汴河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释 【查看全文】
6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定风波自春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