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咏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⑵妍华:喻梅花美丽姿色。唐·李峤《东飞伯劳歌》: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⑶倒绿:即幺凤,亦名倒挂子。
⑷华妍:同"妍华"。
【翻译】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凤栖在寒枝上与绿树相映。鲜艳梅花映照着透彻的清波。渡口斜烟,蒙着淡月,托着笼沙。远远的道上,微微的香气,追赶着马儿。
【赏析】
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亦是写朝云的生活环境。前三句,以七个景物叠印成一幅梅花盛开的背景图: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等衬托着梅花开放,鲜艳迷人。“倒绿枝寒凤桂”,描绘梅的形态,如幺凤般。朝云自杭州来到惠州,成为一尘不染的词人的最宠爱的妻妾,词人对她的情感不言而喻。
下片,写梅的凋谢,亦是悼念朝云的逝世。开头二句,写梅花的盛开,幺风与梅枝同绿。鲜艳的梅花又映照着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凤的青春丽色,即朝云的青春丽色。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环境变化,亦用六个景物来衬托着梅花凋谢、朝云英逝的凄凉气氛:渡口边呈现着的景象是“斜烟,淡月,笼沙”,还有那“远路,微香,趁马”。“微香”二字,特别醒目地告知读者:梅已谢了,只剩下“微香”,暗示着王朝云也已远走了,正在“趁马”进入到另一世界。眷恋之情,尽在不言中。
这首词是以“梅”格喻朝云。全词,采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构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词人没有直接写朝云,而是从梅—凤—人的互喻象征意蕴,渲染了梅的红叶,风的红喙,以此衬托出朝云的红颜。这种文体写作起来,难度较大,但词人非常自然地构成了新的意境,塑造了新的形象。
相关阅读
1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西平乐慢岸压邮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 【查看全文】
2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 【查看全文】
3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出自元代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 【查看全文】
4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词作品《赠苏绾书记》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查看全文】
5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 【查看全文】
6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