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02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注释】
  ⑴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⑵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
  ⑶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
  ⑷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
  ⑸剪刀:喻春风。化用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⑹拂鞍:拂过马鞍。
  ⑺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
  【翻译】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赏析】
  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首先通过室内景写天气之寒冷,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玉壶”句,室内的王壶上结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取暖香炉内的香也烧成了灰烬。接着描写的视角由内而外。闺中女主人公起床掀开绣帘一看,只见雪花纷纷扬扬,不待剪刀裁剪,树上仿佛开满了洁白的六出花朵。这里词人巧妙化用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大雪纷飞的样子,形象生动。
  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首先从室外着笔。洛阳城中,城阙高耸,楼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飘扬着的雪花似迎风飞舞的柳絮,有的拂过行人的马鞍,有的飘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笔锋一转,说行人骑马过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马章台街。章台街为冶游场所,这似乎在点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词作上下两片分别从闺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写雪景,看似无联系,但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如此,则词中吟雪之时则包含闺怨之意。


相关阅读
1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夜泊牛渚怀古》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 【查看全文】

2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出自近代诗人郭茂倩的古诗作品《长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 【查看全文】

3 司马相如列传翻译赏析_司马相如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司马相如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史记少年时期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 所以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他完成学业后,很仰 【查看全文】

4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查看全文】

5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其古诗全文如下: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 【查看全文】

6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解连环玉鞭重倚》,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