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送舅氏野夫之宣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注释】
⑴舅氏野夫:《山谷集》题下注“李莘”。李曾官屯田郎中、知宣州,其余未详。宣城:今属安徽。
⑵藉甚:谓声名甚大。《汉书·陆贾传》:“贾以此游公卿间,名声藉甚。”藉,同“籍”。
⑶贡毛:指紫毫笔。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五《宁国府·宣城》:“土产紫毫,白居易诗《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每岁宣城进(贡)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因紫毫笔为贡品,故称贡毛。
⑷霜林:一作“林霜”。鸭脚:木名,即银杏,以树叶似鸭脚而名。
⑸荐:献。琴高:《搜神记》及刘向《列仙传》谓琴高为战国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学修炼长生之术,游于冀州涿城之间。后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某日返。至时,高果乘赤鲤而出,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此借指鲤鱼。
⑹“共理”句:陈衍谓此句用汉诏中语。理,指治理政事。
⑺辍(chuò):中止。省曹:谓京官。省,官署名,指京师官署,如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于禁中,因称省。曹,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或部门。
⑻割鸡手:《论语·阳货》:“(孔)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此化用其意,比喻大材小用,沉沦下僚。
【翻译】
宣城郡多么负有盛名,第一风流要数进贡的紫毫笔。秋霜下林中鸭脚形的银杏叶落满,春日里丝网将献出名唤琴高的鲤鱼。共同治理政事须是贤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古诗百科~平生材大用小一向以牛刀割鸡,这一次且再试一试你新磨的刀具。
【赏析】
第一首诗赞美了宣城物产的丰饶、景色的清嘉,并特别将土产的紫毫笔冠以“风流”的名号,暗指历代文人曾用此写下名诗佳篇,流传不朽。诗中又以调侃的口吻,说诗人舅氏往任太守,如以牛刀割鸡,一则叹其大材小用,一则赞其理政游刃有余。全诗多用借语、典故,显示其“无一字无来处”的特点。
首联“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写在酒宴上告别,谈到舅舅李公择要去的地方,诗人便来了劲,一古脑儿倒出宣城的情况,让人们停住酒杯听他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讲。此联是侧面总写,提起人们对宣城了解的兴趣。
颔联“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写了宣城的山水。春天来了,“山晚望晴空”的谢朓楼被清亮明静的宛溪河缠绕着,更显得高耸雄伟,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拥围拢着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联的“明”与“簇”,皆活用看动词。
颈联“罢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写了宣城是一个天然的粮仓,是一个讲究法治的地方。前句意思是说,圩户的种田人家,家家户户五谷丰登。后句写犯了罪就要处治,处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乱来。“桁杨卧讼庭”,是一种有序的审判。当时黄庭坚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故黄庭坚用依法律程序来说事。
尾联“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是写宣城民风淳朴,歌舞升平,讲求道德与教化。谢公谢眺,在宣城任太守时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心农政”,给宣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称为“谢宣城”。歌舞处,指谢朓楼,那里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这些楼台歌舞是一种教化,时时焕起人们的道德良心。此联意下,一个地方的治理应该像宣城那样和谐安定,稻熟年丰。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题杭州孤山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 【查看全文】
2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 【查看全文】
3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出自清朝诗人王国维的作品《满庭芳水抱孤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 【查看全文】
4 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 【查看全文】
5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买花帝城春欲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 【查看全文】
6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