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11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豫章行·胡风吹代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注释】
  ⑴豫章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卷列于《相和歌辞·清调曲》,引《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度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
  ⑵“胡风”句:一作“燕人攒赤月”。胡风:北风。代马:代地(今山西东北与河北蔚县一带)所产的良马。此指胡马。
  ⑶鲁阳关:战国时称鲁关,汉称鲁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传说鲁阳挥戈,日为之返之二舍,即此也。
  ⑷吴兵:吴越之地的征调之兵士,泛指江南之兵。海:指鄱阳湖。
  ⑸上辽津:在豫章郡建昌县(今江西修水县),县中有潦水(即赣江)流过,入鄱阳湖。
  ⑹呼天:指向天喊叫以求助。形容极端痛苦。
  ⑺白马:一作“百鸟”。
  ⑻“白杨”二句:古辞《豫章行》:“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豫章山,泛指在豫章郡内之山。
  【翻译】
  北风吹着胡马占据着汝州的鲁阳关。吴越新征集的兵马冒着鄱阳湖上的大雪,要西上征讨胡虏。吴地的官军在上辽津渡水,黄云惨淡。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白马绕着旌旗,悲鸣追逐。白杨为之萧索,秋月为之惨淡,早早地落入了豫章山中。生于太平盛世,素不惯于与胡人打仗,但为了尽忠报主,扫灭敌顽,不惜战斗牺牲。其精诚可感,金石为开,岂能惧怕艰险?楼船像长鲸一样在水中飞驰,波涛汹涌,激荡着落星湾。我这一曲悲歌,就暂停到这里,再奏下去的话,三军将士的头发都要白了。
  【赏析】
  诗开始四句,诗人概写了当时的战局。“胡风”即北风,这里暗指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因安史都是胡人。当时安史军正盘据鲁阳(今河南鲁山),一个“拥”字,既见到叛军的嚣张,又见到乱军乌合之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憎恶之情。“照海雪”,可见吴兵军容严整,威风凛凛的气势。然而,当时的唐军实在不会有这样的士气,这不过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愿望。“西讨何时还”,乍看有些突兀,使人气馁,但却真实地道出了当时的战局形势和诗人对此难以隐藏的忧虑,暗示出未来的牺牲是巨大的。这一感情上的转折正是下文的引出和过渡。
  以下八句里,诗人把满腹的哀怨和悲苦都倾注在别离场景的抒写上,这是诗人感情的一个方面。“半渡”二字说明有的征人已登船启航,还有不少征人仍在岸上依依不舍地与家人做最后的诀别。征人们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哀伤的惨痛情景感天动地,使得天地昏黄,惨淡无光。母子别离最动情,最伤感,况且母已老,读者如同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泪眼龙钟的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微微,执手牵衣地送子远征,她深知子一去,难生还,所以她“呼天野草间”,匍匐在草地上,向上天控诉着人间的种种不平,向大地哭诉着自己命运的悲苦。然而,此时,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老人家的晚年恐怕无以为生。母子分离最典型,那些夫妻和兄弟之间的别离也是这样。读者似乎听到野草间震天的哭声,如同见到那双双泪眼在做最后的远远一望。征人们已上船,他们所骑之马围着旌旗悲哀嘶鸣,好像它们也知留恋故土。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表面上在写马,实际上是对上面写人场面的有力衬托和补充。“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以白杨叶落进一步渲染了上面已经很悲苦的气氛。这一层的写作顺序是先写人,再写马,后写树,表面上步步退,实际上收到了步步深入的效果,构成一幅目不忍睹的悲惨画面,奏出一曲耳不忍闻的凄凉乐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中的人民深切的同情。
  下面六句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另一面:即对多灾多难的祖国赤诚之心和深情的爱恋。诗人转换为征人自述的形式,表现出征兵们慷慨壮烈,为国平叛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这个新征的士兵显然不是诗人理想中的抗敌英雄,他生于盛世,是个不习弓矢的下层农民。从这一现象既可知兵员的匮缺,又可见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还表达出了人民毅然从军平叛的热切心情和巨大的承受力。这些只懂农事耕耘的士兵有着强烈的为国献身精神,他们“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这激越的誓言出自征人之口,也表达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这些征人虽武艺不强,但他们勇于为国捐驱的精诚之心定能感化顽石,像汉代飞将军李广那样箭入石中。这样的军队不怕任何艰难牺牲,定能为国平叛,为民立功。当然,这些慷慨之词只是诗人的良好愿望和对这些应征子弟的勉励。


相关阅读
1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六州歌头东风著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著意,先 【查看全文】

2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 【查看全文】

3 平原君虞卿列传翻译赏析_平原君虞卿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原君虞卿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平原君赵胜,在赵国诸多公子中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门下的宾客约有几千人。 平原君曾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 【查看全文】

4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无题雨花台边埋断戟》,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注释 【查看全文】

5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出自宋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长相思别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 【查看全文】

6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醉题王汉阳厅》,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 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翻译】 我就是那鹧鸪鸟,南迁到汉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