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18

  “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注释】
  ⑴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此词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⑵凉云:秋云。谢眺《七夕赋》:“朱光既敛,凉云始浮。”
  ⑶天东:东方的天空。李贺《溪晚凉》:“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金镜:月亮。
  ⑷霜凝:月光撒满大地,像铺了一层冻霜一样白。
  ⑸桂湿:月亮入水。传说月中有桂树,故云。
  ⑹冰壶:皎洁之月光。
  ⑺分破:指宋与金南北分疆,山河破碎,犹各自领一半秋光。
  ⑻悲镜:李白诗《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此指的岁月易老之谓也。
  【翻译】
  西风拂来,仿若劝说云彩放行一般,云层逐渐退去。远望东方,金镜似的月亮将在这晴朗无云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月色如霜,光照四野,月上的桂树映入河水中,水月与明月交相辉映,更添几分风致。夜已深,古驿枯庭里只剩下自己独自徘徊,孤枕难眠。
  身在故乡的朋友,在远方看着这天边明月,或许也会想起在外的自己。现在还乡只是梦想,只能用书信把思念传回故乡。心事重重,忧虑不安,乌鹊在风中依着残枝,秋露中的蟋蟀在荒井中发出悲鸣。独自在月下饮酒,九重天上的月宫一片凄冷。
  【赏析】
  此词上阕先从“中秋”写起。头两句即是佳句:“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其中共有四个意象:西风、凉云、天东、金镜,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中秋之夜”的美妙图画。其奥妙之处尤在于“来劝”、“放开”这两组动词的运用,它们就把这幅静态的“图象”变换成了动态的“电影镜头”。原来,入夜时分,天气并不十分晴朗。此时,一阵清风吹来,拂开和驱散了残存的凉云——作者在此用了一个“来劝”,就使这个风吹残云的动作赋有了“人情味”:时值佳节,就让普天下团圆和不团圆的人都能看到这一年一度圆亮如金镜的中秋明月吧。果然有眼,它终于同意“放行”,于是一轮金光澄亮的圆月马上就在东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所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景,又包含了自己的情愫,为下文的继续写景和含情埋下了伏笔。“照野霜凝,入河桂湿,——冰壶相映”三句,就承接上文,写出了月光普洒大地、惨白一片的夜色,以及大河中的月影与天上的圆月两相辉映的清景,于中流露了自己的乡思客愁。李白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苏轼词云:“明月如霜”(《永遇乐》),史词的“照野霜凝”即由此演化而来,并体现了自己的思乡愁绪。“殊方路永”一句,语似突然而起,实是从题中“真定驿”生出。临安出发,过淮河,入金境,便是殊方异国,故云“殊方”;到了真定,已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但再到目的地燕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故云“路永”。这个四字押韵句自成一意,起了转折和开启下文的作用:上面交待了中秋月色,至此就转入抒情。
  “殊方路永”四字读来,已感到伤感之情的深切,而令人难堪的更在此夜偏又是中秋节!故而“独在异乡为异客”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重悲绪就交织在一起,终于凝成了下面这两句词语:“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中秋为秋季之中,故曰“分破秋光”,而“分破”的字面又分明寓有分离之意,因此在已成“殊方”的故土,见中秋月色,便再无一点欢意,“尽成悲境”而已矣!下两句即顺着此意把自己与“真定驿”与“中秋”合在一起写:“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月于“影”字见出。驿站古庭的悲寂气氛,与中秋冷月的凄寒色调,就使作者中夜不眠、踌躇徘徊的形象衬托得更加孤单忧郁,也使他此时此地的心情显得更其凄凉悲切。王国维《人间词话》十分强调词要写“真景物”和“真感情”,谓之“有境界”。此情此景,就使此词出现了景真情深的“境界”,也使它具有了“忧从中来”的强烈艺术效果。
  不过,在上阕中,词人还仅言其“悲”而未具体交待其所“悲”为何,虽然在“殊方路永”四字中已经隐约透露其为思乡客愁。读者只知道,词人犹豫,词人徘徊,词人在月下形影相吊,然而尚未直探其内心世界的奥妙。这个任务,便在下阕中渐次完成。它共分两层:一层写其对于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这是明说的;另一层则抒其对于北宋故国的亡国之悲,这又是“暗说”的。先看第一层:“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起句与上阕末句暗有“勾连”,因上阕的“孤影”就自然引出下阕的“朋旧”,换头有自然之妙。“在许”者,在何许也,不在身边也。


相关阅读
1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长沙过贾谊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查看全文】

2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作品《题太公钓渭图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 【查看全文】

3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出自清朝诗人江洪的作品《胡笳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 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 瑟飒夕风高,联翩 【查看全文】

4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作品《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 【查看全文】

5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 【查看全文】

6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出自宋朝诗人华岳的作品《骤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