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1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15、遗情:指思念往事。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16、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17、恒筝: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见《晋书·桓伊传》。
  【翻译】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劳累终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赏析】
  叶梦得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挤而离京,心中满是愤慨,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驱逐异族侵犯的战争,自然生出今昔对比之意。
  “信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一切终将成空,所以词人“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以自嘲的口气笑自己太过执著纠结。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一句,暗含谢安晚年的一段历史典故。谢安年老时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时,当时的名士桓伊为他们弹筝助兴,歌曹植《怨歌行》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悲慨,俯仰可观。孝武帝听完后,面有愧色。
  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笑我”,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深合词人当时的复杂心情。


相关阅读
1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 【查看全文】

2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蔡山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 【查看全文】

3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空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 【查看全文】

4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 【查看全文】

5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别韦少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 【查看全文】

6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