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5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注释】
  ①“江城子”:词牌名也有称《江神子》。
  ②“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
  ③“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
  ④“野渡”:村野渡口。
  ⑤“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
  【翻译】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赏析】
  词的主题是怀人,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绿阴浓”,也含有绿暗之意。清幽荒寂的野渡,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与上文所形成的淡淡的惆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这一切又为下文“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的怀人怅别作了铺垫,渲染了环境氛围。经过上文渲染、铺垫之后,“人不见”的“人”就不是凭空出现的了。“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也是江南人了。他一生虽工诗能文,却科场不利,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这样一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而春草又是容易引起离别相思的物象。《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人用了一个远镜头,远望春草连天,伊人缺不知在何处,心驰神往,离恨倍增。


相关阅读
1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古诗作品《赠萧瑀》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 【查看全文】

2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嘲鲁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 【查看全文】

3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出自清朝诗人顾贞观的作品《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 【查看全文】

4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

5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送客之江宁》,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 【查看全文】

6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