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9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石苍舒醉墨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注释】
  ⑻“骏马”句:形容石氏草书神速,放笔快意,自由无碍。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九州,指全国各地。
  ⑼意造:以意为之,自由创造。
  ⑽推求:指研究笔法。
  ⑾胡为:何为、为何。假:宽容,这里是作者的自谦。
  ⑿“不减”句:《法书要录》卷一《晋王右军自论书》:“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又《法帖释文》卷五载唐怀素书:“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故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钟张,指钟繇、张芝,皆汉末名书法家。
  ⒀方:比。 罗赵:罗晖、赵袭,皆汉末书法家。
  ⒁完:完好。衾裯:泛指被子。
  【翻译】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我每每自笑曾经爱好草书,不想你也有这个“毛病”,不知道哪年才能病愈?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的快乐,非常称心合意,和庄子的逍遥游没有什么不同。最近,先生建造了醉墨堂,就像啜饮美酒能消愁销除烦恼一样。看先生这个样子,我才领会到柳宗元说得不错:嗜好土炭的病人吃起土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先生在书法艺术也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兴致来时,挥动笔墨多少纸都用得完,就好像骏马一转眼就踏遍九州大地。我的书法都是凭借想象力创造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仔细推敲琢磨。为什么我的随口议论独独被先生所容纳,就连只字片纸也会收藏起来?如果用“不低于钟繇、张芝”来评价先生,先生完全当得起;如果用“向下和罗晖、赵袭差不多”来评价我,我似乎还要好些。从今后,先生不用再像张芝那样临池苦学,池水尽黑了;那些未曾染色的白绢与其先写字后再染色做衣服,不如直接拿来做被褥床帐。
  【赏析】
  五六二句从诗人到对方,在章法中是转换之处。苏轼是书法家,《次韵子由论书》一开始就说:“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用“我尝好之”对比“君有此病”,也是明贬暗褒。“病”指其好之成癖,暗伏对方草书功力之深,引出下面六句正面点明“醉墨”的旨趣。七八两句把《庄子》两个篇名用来赞美对方草书功力之深。九、十两句正面点明以“醉墨”来命名的用意,十一、十二两句又用柳宗元的比喻回应“君有此病何能瘳”,看似批评,实是夸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不倦,造诣必深。下面四句即是正面赞美。这四句极有层次,首句总提,次句暗用前人“笔冢”(如王羲之、智永、怀素等)的故事写其用力之勤。接下来写其造诣之深,这是用力之勤的结果。这两句又和篇首“神速”句呼应,一正写,一比喻。条理井然,语言飞动。
  “我书”四句回到诗人自己,呼应上文“我尝好之”句。诗人先谦称自己的书法“本无法”,即不合规矩,“点画”句和“惝恍”句相应。接下两句反问石苍舒为何对他的书法如此偏爱,表面上是诗人自我否定,实有自负书法之意。如果正写就显得乏味,而且易流为诗人的自我吹嘘,用反诘语气来表现,供人回味,深得立言之体。怀素说:“王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不减钟张”句即翻用这个典故赞美石苍舒。汉末张芝(伯英)和罗晖(叔景)、赵袭(元嗣)并称,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见《晋书·卫恒传》)“下方罗赵”句即正用此典以收束“我书”。张芝人称“草圣”,《三国志·魏书·韦诞传》注说,张芝家里的衣帛,必定先用来写字,然后才染色做衣服。他临池学书,每天在池里洗笔,池水都成黑色了。结尾两句,诗人又反用此典回应篇首四句,既点到了石苍舒,又点到了自己。这四句都用写字的典故,出神入化而又紧扣主题。
  这首七古体现出苏轼的作诗本领。所谓“不余不欠”(赵克宜评语),就是既把题意说透,又没有多余的话。这正是苏轼风格的特色。善于在别人难于下笔之处着墨,把叙事议论抒情完全熔为一炉。语言形象生动,结构波澜起伏,正说反说,忽擒忽纵,意之所向,无隐不达。如同天马行空,去来无迹;细加寻绎,却又纲举目张,脉络分明。正如作者所说的画竹之妙:“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王维吴道子画》)至于使用典故,更是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


相关阅读
1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塞鸿秋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 【查看全文】

2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 【查看全文】

3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清江引秋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查看全文】

4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赠郭给事》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 【查看全文】

5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出自宋朝诗人向子諲的作品《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 【查看全文】

6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