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尾犯·夜雨滴空阶》,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注释】
⑼寡信轻诺:随便许诺,很少讲信用。随便用语言欺骗的意思。
⑽翦香云:剪下一绺头发。古代女子与情人相别,因情无所托,即剪发以赠。翦,同“剪”。香云,指女子的头发。
⑾甚时向:什么时候。向,语助词。
⑿幽闺:深闺。多指女子的卧室。
⒀按新词:创作新词。填词须倚声按律,故称。
⒁流霞:酒仙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载,项曼都入山学仙,称“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
⒂博:换取。
【翻译】
夜晚窗外的雨声滴在空空的台阶上,孤独地宿在旅舍里突然惊醒,心中情绪凄清萧索。这一种闲愁,想来用图画难以描摹。秋天渐深,蟋蟀声听起来叫得很苦,夜晚将尽,灯花不久就落了。最无聊的时刻,总是让良宵在孤眠的寂寞中过去。
远处的佳人应该会怪我,离别后不遵守诺言。记得当初,她翦剪下一绺头发作为别后重聚的约定,看来此越难以兑现了。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幽闺深处,填写新词,共饮美酒。如果能再次同欢笑,我肯拿金玉珍珠来换取这样的机会。
【赏析】
下片“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是词人设想对方别后的情景,更是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但这自责中透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也正是如此,他对与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是那样留恋,又是那样向往。昔日“翦香云为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再相偎相伴,填新词,酌美酒的愿望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词人虽表示愿意用“金玉珠珍”换取再次“同欢笑”,但这种表白同样透着无力,透着悲哀,透着无奈。
柳永不仅是词作大家,且是一位绘画大师。而眼前这位手执丹青竹毫曾绘制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自然秋景的绘画大师,面对“情绪萧索”“一片闲愁”却“丹青难貌”了。这充分表现了羁旅在外、孤馆回梦的词人离情之深、离愁之浓。
凡词都离不开意象。古人称“意象”为“兴象”,即诗词中的意境,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亦即表现作者情趣的形象。词中“灯花”的意象用的自然巧妙。古时俗以灯花为吉兆,如杜甫《独酌成诗》:“灯花和太喜?酒绿正相亲。”王实甫《西厢记》:“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喜,灯花碰头结双蕊。”秋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蛩声正苦”,词人正“情绪萧索”“一片闲愁”,而此时“夜将阑、灯花旋落”,本已情绪衰颓的词人,哪堪夜深人静之时,却又目睹唯有象征“吉祥”的灯花余烬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这“灯花”将词人“丹青难貌”的“闲愁”承上启下地推向高潮,以致“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才会有词人“肯用金玉珍珠来换取和佳人的再次欢笑”的迫切豪情。
词人所谓“难画”的“闲愁”就这样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闲愁”融进了词人太多的人生况味,很苦涩,很沉重。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出自唐朝诗人惠能的古诗作品《偈一》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注释】 1、菩提树:在古代印度叫毕婆 【查看全文】
2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查看全文】
3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 【查看全文】
4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查看全文】
5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荒庭日脚又垂西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浣溪沙书大同驿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薄寒初觉到征衣。 岁晚可 【查看全文】
6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去蜀》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萧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