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0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出自宋朝诗人杨炎正的作品《蝶恋花·别范南伯》,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
  ⑴ 刬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
  ⑵鸣艣:艣同‘橹’,鸣艣,指划船的橹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⑶南徐:州名。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即今江苏镇江市。
  【赏析】
  送别朋友,是唐宋诗词中经常被采纳的题材之一。这方面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杨氏的这首送别词,虽非上乘之作,但写得幽畅婉曲,颇有特色。词的发端便直言离恨:“离恨做成春夜雨。”与好朋友春夜话别,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那绵绵春雨就像绵绵友情。“添得”二句进一步写一场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意。
  “弱柳”两句写弱柳系不住船,表示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王安石有《题朱郎中白都庄》诗曰:“藜杖听鸣艣。”眼看着船儿渐去渐远,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心中既为朋友离去而怅惘,有一种“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为君愁绝”中一个“绝”字,饱含这无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写朋友要去的目的地。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话语下面隐藏的意思是:本是当年你我结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单影只,一个人独自踏青了。路依旧而人不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间。
  结尾“后夜”两句是悬想别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宋词中屡见。下片首称“君”,故“独怜”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词人悬想而出,故“乱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词结句俊秀飘逸、悠悠长长,有不尽之意。这种结法与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及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一样,都是“‘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李渔《窥词管见》)
  陆氏侍儿有《如梦令·送别》词曰:“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这首小令的意境和这首《蝶恋花》的诗情画意,确乎相近,可对读并可互相发明。


相关阅读
1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 【查看全文】

2 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出自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 【查看全文】

3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出自南北朝诗人曹丕的作品《杂诗漫漫秋夜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 【查看全文】

4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词作品《望蓟门》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 【查看全文】

5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 【查看全文】

6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