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5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出自宋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酒泉子·芳草长川》,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注释】
  ①长川:长的河流。
  ②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③萧然:萧条冷落.空寂凄凉。
  ④隔岸:指河的对岸。
  ⑤马嘶:指马鸣凄楚幽咽。
  ⑥九回:多次翻转或萦绕。多形容愁思起伏.郁结不解。
  【翻译】
  芳草萋萋”的水中绿洲,向前后观看,那高桥如长虹卧空,飞架长川两岸,通过高桥的道路,两旁柳树掩映,随风依依。北归的鸿雁,排成人字行,展翅飞过;往下看,路上的行人,也一个个离去。风小云散雨声消逝,是一片萧然寂静,举首望去,鸣叫的马儿在何处。
  【赏析】
  此词描写离别之情,上半阕发端句写向两边看望,“芳草长川”的横幅画面,即刻收入视野,这幅画里面,既有“同冈揭崔嵬,双阜夹长川”的高山峡谷,也有“芳草萋萋”的水中绿洲。紧接“柳映危桥桥下路”一句,写向前后观看,那高桥如长虹卧空,飞架长川两岸,通过高桥的道路,两旁柳树掩映,随风依依。描写了“芳草”、“长川”、“柳”、“危桥”、“桥下路”五种物象。其作用:一是交代了离别季节——在芳草萋萋,绿柳成阴的春季,二是交代了离别的地点——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座桥下极为幽静的柳阴之中。
  写别境之幽,正是为了突出别情之苦。“归鸿飞,行人去”,则写上下察看。往上看,北归的鸿雁,排成人字行,展翅飞过;往下看,路上的行人,也一个个离去。最后,只撇下词人一个,他又朝着“碧山边”远眺,极目搜寻,除了远远的绿山相伴之外,周围是什么也没有了。“鸿”,是候鸟,它的生活习性是适时而来,适时而去。作者在这里用“归鸿”这一形象,来比喻“行人”。“行人去”,如“归鸿飞”,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情侣关系。景,愈写愈空阔;情,亦愈来愈孤凄。但是,这上半阕,只着景中语,不写情中语;情中语是从景中语里折射出来的。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下半阕从写景逐渐转为抒情。首句:“风微烟淡雨萧然”,承上启下,写风小云散雨声消逝,乃是一片寂静的雨后景象。第二句:“隔岸马嘶何处?”以反诘语,使意境由静态转为动态。由于隔岸的马鸣划破长空,震惊了寂寞中悲哀的词人,好像伴侣即将来临,孤凄就要消逝,但是,举首望去,反而看不到鸣叫的马儿在何处。这时,感情上的短暂转机,又回到茫然不知所措的空荡之中。第三句:“九回肠”,可谓一语双关。一方面写词人运用逻辑的推理,得知骑着嘶鸣的马儿的人,在九曲羊肠的山路上奔驰,无法透过遮挡的山峦看到他;另一方面,写词人的凄婉之情,犹如九曲羊肠,在脏腑中起伏跌宕,难以言状。
  最后,以“双脸泪,夕阳天”两句,直观地插写词人在雨后夕阳下,双脸垂泪,泣不成声的外部表情,表现其隐茂在九曲深处的极度悲伤。以“夕阳天”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夕阳西下带着无限的眷恋和惆怅正好与送行之人对离人的一往情深、留恋不已相呼应,情境同于心境。此词佳处在于用细密的意脉表现了深婉的感情。


相关阅读
1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嵩山焦炼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 【查看全文】

2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查看全文】

3 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 【查看全文】

4 乾卦爻辞_乾卦解释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乾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 【查看全文】

5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 【查看全文】

6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自述》,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