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释】
⑴禹庙:指建在忠州临江县(今四川省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
⑵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⑶落日斜:形容落日斜照的样子。
⑷橘柚:典出《尚书·禹贡》,禹治洪水后,人民安居乐业,东南岛夷之民也将丰收的橘柚包好进贡。
⑸龙蛇:指壁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
【翻译】
大禹庙坐落在空阔的山坳,飒飒秋风伴着落日的斜照。荒凉的庙院垂着累累橘柚,古屋的壁上画着龙蛇虎豹。蒸腾的云气在屋壁上缭绕,深深的江水卷着白沙浪涛。大禹乘四载到处凿山疏道,终于降服三巴地区的龙蛟。
【赏析】
这首诗牡甫深情地歌颂了古代帝王大禹的功绩,突出表达了他对唐代帝王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进而创造光辉业绩。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首联点明禹庙的位置与周边的景观;禹庙坐落在寂寞的山中,萧瑟的秋风、落日的余晖使禹庙寂寞外更添荒凉。当读者打破诗句的顺序,在想象中重构禹庙所处的情景时,却又惊奇地发现禹庙虽古老却苍劲,虽荒凉而充满了韧力。秋风虽劲,落日虽残,却更显出禹庙的老当益牡,格外庄严,格外肃穆。这才是诗人此时的真正感情,即敬慕和怀念,于是诗人开始参谒这座古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这联诗写庙内之景。庙内是“荒庭”和“古屋”,似乎很残破,但是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庭中高高的橘柚树上垂满了硕大的果实;屋宇的墙壁上画满了飞舞的龙蛇,于是荒庭和古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庭院不再荒凉,古屋不再残破。如果读者单纯从字面来解读这联诗,就看到了上面所说的自然景观,但是如果读者翻检典籍,就会发现诗人在这化用了大禹的典故:大禹治水受到人民的爱戴,他驱走龙蛇,既造福了生灵也福泽了生物。当读者了解这些典故时,那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致就成为对古代帝王英雄事迹的赞叹了,诗歌的境界也就提升了。可以看出,诗人将大禹的典故与眼前的实景结合,使景物描写中包含典故而看不出是在用典,即景与典合为一体,所以前人称赞杜甫这联诗是“用事入化”的典范,称赞杜甫的笔法是“千古绝技”。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幽居冬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 【查看全文】
2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解连环孤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 【查看全文】
3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出自蓟北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 【查看全文】
4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出自宋朝诗人黄孝迈的作品《湘春夜月近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 【查看全文】
5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十二首其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查看全文】
6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出自宋朝诗人王观的作品《庆清朝慢踏青》,其古诗全文如下: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