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5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上元侍宴》,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
  上元:指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会。
  淡月:淡淡的月光。
  疏星:稀疏的星星。
  建章: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宋代皇宫。 即建章宫。
  仙风:这里喻宫中吹来的风。
  御炉:皇宫中用的香炉。
  鹄立:像天鹅般引颈直立。
  通明殿:玉皇大帝宫殿名。借指宋皇宫。
  红云:比喻穿红袍的侍臣。
  玉皇:天宫中最高的统治者,借指宋帝。
  【翻译】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建章宫,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驾到,这场景,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赏析】
  首句“谈月疏星绕建章”描绘出仙境般的宫殿外观: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闪烁,巍娥的宫殿在它们的环绕下,恍若天上宫阙,缥缈犹如仙境,照映着雄伟的建章宫。月谓“淡”,星谓“疏”,有两重含义。一是实写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十五月圆,群星自然隐烁稀疏,不可能繁星满天。而时值冬末春初,月光寒淡,不会象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清光四溢。所以暗示了时令;二是要使月和星与建章(宫殿)构成一组完整意象。诗人用了个“绕”字点明宫为主,星月为宾的关系,为全诗定下了飘飘若仙的基调。同时,也以宫殿与星月的关系来暗示君臣关系,从而为诗的最后两句实写埋下伏笔。
  次句“仙风吹下御炉香”承上而来,将上句创造的气氛坐实为仙境。写宫殿内景:似是天上宫阙,阵阵仙界之风吹过,吹送着御炉前的袅袅香烟,使偌大的皇宫清香流荡。诗人以馥郁香气的到来,暗示了皇帝即将驾临。
  三句“侍臣鹄立通明殿”,照应诗题“待宴”。写侍宴的群臣像鸿鸽一样,引颈肃立,宫殿满堂生辉,气氛庄严而祥和。此时,群臣们静立恭候皇帝驾临,但诗人此时已犹如置身仙境、浮想联翩。“鹄”,一说指天鹅,一说为鹤。这里应理解为鹤。因为不仅鹤立与鹄立是同义词,而且更重要的是释成鹤更增强了仙界的气氛。鹤在古人看来是仙鸟,称为仙鹤,认为它们是神仙的座骑。在诗人眼中,此时群臣们象仙鹤一胶引颈挺立,静待主人的骑乘。“通明殿”,表面上指举行宴会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而实际双关天上玉帝的宫殿。“上帝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透彻,故为通明殿。” (宋代王十朋注引《敦误明星保留传》)典故的妙用,更增添了仙界气氛。
  末尾“一朵红云捧五星”突出画面的主题:像朵朵红云烘托朝阳一样,身着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场面热烈壮观。这本是指皇帝驾临筵席,但诗人夸张地写成在玉阶紫殿上,红霞千朵,金光万道,簇拥营天上至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出现。可见,诗人早已感到置身于仙境,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种幻象。


相关阅读
1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 【查看全文】

2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出自唐朝诗人曹松的古诗作品《南海旅次》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 【查看全文】

3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梅花落中庭杂树多》,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 【查看全文】

4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唐多令柳絮》,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 【查看全文】

5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注 【查看全文】

6 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 离披得幽桂,芳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