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0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出自宋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柳丝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注释】
  1、更漏: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
  2、子:曲子的简称。
  3、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
  4、迢递:遥远。
  5、塞雁:北雁,春来北飞。
  6、城乌:城头上的乌鸦。
  7、画屏:有图饰品的屏风,为女主人公居室中的摆设。
  8、金鹧鸪:金线绣成的鹧鸪,可能绣在屏风上,也可能是绣在衣服上的。
  9、薄:通“迫”,逼来。
  10、惆怅:失意、烦恼。
  11、谢家池阁:豪华的宅院,这星即指女主人公的住处。谢氏为南朝望族,居处多有池阁之胜。后来便成为一共名。韦庄归国遥词中有“日落谢家池阁”句。
  12、红烛背:背向红烛;一说以物遮住红烛,使其光线不向人直射。
  【翻译】
  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丛外漏声不断传向远方。塞雁向南归去令人惊心,杂乱的城鸟寻觅着栖巢,望着画屏上对对金鹧鸪令人格外伤感。
  薄薄的香雾透入帘幕之中,美丽的楼阁池榭啊再无人一起观赏。绣帘低垂独自背着垂泪的红色蜡烛,长梦不断远方亲人啊可知道我的衷肠。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恋。
  上片写室外之景。首三句描写春雨绵绵洒在柳丝上,洒在花木丛中的情形。独处空闺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事物很容易触动其心绪,何况是在万籁俱寂的春夜。因此,当她听到从花木上掉下来的雨滴之声,犹误以为是远方传来的计时漏声。可以想象,思妇由于对远人的眷念时刻萦系在心,无法释然。故而心绪不宁,度日如年。那雨滴之声就像是放大了的漏声,对她来讲就格外地刺耳。柳丝、春雨等本是浓丽之景。但在这里只是用来暗示思妇凄凉的心境,增强对比的效果。“惊塞雁”三句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这种心理感觉。人忍受不了这夜雨之声的侵扰,那么物又如何呢。在思妇的想象中,即使征塞之大雁,宿城之乌鸦,甚至是画屏上之鹧鸪也必定会闻声而惊起,不安地抖动其翅翼。这几句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惊飞的鸟来暗示思妇不安的心情。“画屏金鹧鸪”乍一看似突亍铿由室外移至室内,由听觉变成了视觉。其实,描写静止的鹧鸪慢慢变得灵动起来,这种错觉正好衬出思妇胸中难言之痛苦。
  下片描写思妇所居之室内情形。在兰室之内,炉香即将燃尽.香雾渐渐消散,但却依然能透过层层的帷帐。在这样精致雅洁的环境里,思妇的心态却只能以“惆怅”两字来概括,可见其凄苦。这里“谢家池阁”泛指思妇居处。由于这些华堂美室曾经是思妇与离人共同欢乐的地方。现今独自居住,物是人非,故其心理感觉就迥然不同。“红烛背”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孤寐无伴的夜晚。百无聊赖的环境下思妇之情状。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绵绵不绝的离情,如何才能寻觅离人的踪影。只有吹熄红烛,放下帐帷,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进入梦乡。然而“梦长君不知”,这又是一种多么可悲可叹的情景。
  全词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思妇寂寞凄凉的心理状态,深沉细腻的感情世界,几乎都是从具体的物象中反映出来的。


相关阅读
1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鄠杜马上念汉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 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 英灵殊 【查看全文】

2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 【查看全文】

3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 【查看全文】

4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送杨氏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 【查看全文】

5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钗头凤红酥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 【查看全文】

6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释】 1、蛩:蟋蟀。 【翻译】 蝗虫鸣叫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