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主人相爱肯留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45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主人相爱肯留无”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种松竹未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木於人也作疏。秋来咫尺共荣枯。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主人相爱肯留无。
  【注释】
  1、疏,疏远,不亲近。《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疏屈平而信上夫大夫,令严子兰。”
  2、咫尺异荣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空山:幽静的山。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岁晚孰华予:《九歌》:“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5、孤馆君:谓竹。《世说新语》:“王子猷尝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6、赤松子:谓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四年间,时作者移居铅山瓢泉新居一年稍多一点,所种松竹尚未成长起来,加之以言者论列,罢官观,生活索寞,感而赋词,托物言情,抒写了胸中不平之气。词的上片写咫尺枯荣之感。首句慨叹不仅遭人疏远,连草木也疏远他。“秋来”句紧承上句,言草木原本枝繁叶茂,可秋天一到,叶落枝枯,转眼之间,荣枯各异。而辛弃疾于是年九月落职闲居,由地方高级官吏沦为庶人,咫尺之内,有天壤之别。如果两者不是巧合,就是托物寓意,其感慨是非常深沉和强烈的。词的下片写岁晚松竹之恋。“孤竹君”句写竹。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后遂饿死。
  本句似用这个典故,言孤竹君二子虽穷饿而死,犹守节不移,借以喻指所种之竹虽然穷尽,其“节”仍在。“赤松”句写松。言其虽然幼嫩,但已生出枝叶,成长可期。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不怕岁寒,节概可称。这两句词既照应词题“种松竹未成”,又颂扬了松、竹的节操,暗示他要以松、竹为友。故词结句说:“主人相爱肯留无”,言作为新居的主人,我爱松、竹,不知松、竹能否为我留存,从词题生发开来,表明企盼所种松、竹能顺利成活,伴随自己度过岁晚这段艰难的日子。


相关阅读
1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出自于诗经作品《东门之枌》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查看全文】

2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抱玉入楚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查看全文】

3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 【查看全文】

4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 【查看全文】

5 阿儿早晚成名了。玉树阶前春满抱。天边金镜不须磨,长与妆楼悬晚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阿儿早晚成名了。玉树阶前春满抱。天边金镜不须磨,长与妆楼悬晚照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玉楼春为故人母寿》,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 【查看全文】

6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