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5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注释】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风兮萧萧。”;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⑧魂销:极度悲伤。
  【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平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相关阅读
1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灭胡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注释】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查看全文】

2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雕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雕觞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 【查看全文】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 【查看全文】

4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查看全文】

5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空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 【查看全文】

6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