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灭胡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注释】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⑵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⑶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翻译】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相关阅读
1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出自宋朝诗人宋江的作品《念奴娇天南地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 【查看全文】
2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侠客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查看全文】
3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出自唐朝诗人苏颋的古诗词作品《汾上惊秋》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 【查看全文】
4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 【查看全文】
5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 【查看全文】
6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