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1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大德歌:词牌名。
  ⑵子规啼,不如归:子规啼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容易引起离人的乡愁。
  ⑶憔悴:疲惫没有精神。
  ⑷鱼雁:书信的代称。
  ⑸则见双燕斗衔泥:只见一对对燕子争相衔泥筑巢。斗:竞相,争着。
  【翻译】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近日才几天面色已显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欢。
  【赏析】
  此曲首二句“子规啼,不如归”,既写景,又写时。春天的杜鹃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声声响在少妇耳旁,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所以第三句写道:“道是春归人未归。”由于盼人人不至,精神饱受折磨,于是引出“几日……絮飞”两句。“几日憔悴”是从外形上描绘其愁苦。接着又进一步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景,实际是比喻少妇的心理状态。少妇因情侣久去不归,在外是凶、是吉、是祸、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担心。因而心绪不定,忽上忽下,正如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
  作者这样从外而内两个方面刻画,便把一个愁苦的少妇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同时也使下句的“一春”有了依据。既然少妇一等再等,结果九十春光已过,不仅人未归,连消息也没有得到,最后就不能不伤感地明确点出“一春鱼雁无消息”了。在这七个字中,虽未着一“思”字,而少妇思念远人的炽烈感情已溢于言表。不用说,这时的少妇痛苦已极,凄迷纷乱,百无聊赖。妙的是作者未从正面明写这种感情,而是宕开一笔,用“则见双燕斗衔泥”来反衬。燕是“双燕”,它们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此情此景,和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又添几分苦涩。
  此曲开头以子规鸟的啼叫引起少妇的思念,用的是比兴手法。中间写少妇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的孤独之苦。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相关阅读
1 滑稽列传翻译赏析_滑稽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滑稽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言行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 【查看全文】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 【查看全文】

3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出自宋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北渡随营木佛贱于柴》,其古诗全文如下: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注 【查看全文】

4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出自于诗经作品《頍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 【查看全文】

6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出自唐朝诗人刘昚虚的作品《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