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3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出自清朝诗人魏禧的作品《登雨花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释】
  牛羊践履:形容皇陵的荒废景象。
  冠盖:指官僚们的冠服车盖。
  【翻译】
  四十年来,甘守贫困度残生,脚穿麻鞋,此日登台望旧京。满目破碎,大好河山谁摧毁?一腔悲愤,园陵松柏竟凋零!牛羊践踏,大片春草变狼籍,车马驰骋,半是旧官显骄横。暮色苍茫,欲哭无泪残阳斜,悲风猎猎,吹起大江呜咽声。
  【赏析】
  五、六两句诗人内心的怒火转化为憎恶怨恨,从而使全诗的内蕴更加深邃和丰富。“牛羊践履”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是对异族侵略者的微妙讥讽。作为刚从游牧部族进入关内的清人,牛羊的践踏锦绣江山,就如同他们的铁蹄在蹂躏着大江南北。“多新草”三字含义深长,形象地描绘出了被牛羊践踏的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黎民百姓的悲惨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与此相对的却是雍容华贵的官府车盖,前呼后拥,招摇过市。更令人触目惊心者还是“半旧卿”三字,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着面前卑躬屈膝,侧姿求媚,腰身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他们毫无民族气节,不顾国家生死危亡,只知追求个人安乐,不正是这些民族败类葬送了明代的江山吗?这就与上一联“谁使山河全破碎”紧紧呼应起来。“冠盖雍容”与诗人“柴荆”“麻鞋”的身份相映衬,表露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也就愈加分明。“多新草”与“半旧卿”,一新一旧,新草遮盖的是旧日山河,旧卿却扮演了新贵的角色。由此不难见出诗人锤字炼句之功。
  最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满腹的悲愤还未倾吐干净,不觉暮色已经降临。作者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只见凄风悲号,江水痛哭,日夜不息。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达到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全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收束。


相关阅读
1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 【查看全文】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春晓》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 【查看全文】

3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 【查看全文】

4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洞庭阻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 【查看全文】

5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其古诗全文如下: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 【查看全文】

6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心动十里东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