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余恨倚黄昏”出自宋朝诗人鲁逸仲的作品《南浦·风悲画角》,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余恨倚黄昏。
【注释】
⑻嘹唳:大雁凄凉激越的叫声。
⑼好在:依旧。
⑽绿罗裙:家中着绿罗裙之人。
⑾为问:试问。
⑿暗香:指梅。
⒀翠屏:画有青山绿水的屏风,或翠玉镶嵌的屏风。
【翻译】
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一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小孤村。酒市里的灯火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像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
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梦想着返回故园,那里的梅花该多么艳明。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人,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试问那一树树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怍了泪痕。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捱着黄昏。
【赏析】
下片另开境界,由雪夜闻雁转为淡月乡愁,委婉地铺写相思情意。“好在”句是说风雪稍止,云雾未散,朦胧中透视半痕淡月。“好在”指月色依旧。“无处不消魂”,描绘客居夜思,月色依稀当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故国”两句,诉说由于故国之梅以及穿着绿罗裙之人,使他眷恋难忘,因此频频入梦。“愁损”两字,怜想梦中伊人亦为相思所若,语意曲折。“为问”两句上承“故国”句,是以设问将梅拟人化,将枝上蓓蕾比拟为泪珠:试问那暗香浮动的花枝,是否也是为了相思而泪痕点点?末两句又上承“愁损”句,设想对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归梦梅花,愁绪满怀,想伊人在故园赏梅忆人,泪滴枝头,正如牛峤《菩萨蛮》中所云:“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画长。”薄暮时分,她斜倚屏风想起远方旅人,他遥忆故园,应亦是余恨绵绵,难以消除。
全词感情深挚,婉丽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词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用字传神,遣词琢句,工绝警绝。
相关阅读
1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于诗经作品《既醉》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查看全文】
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乌衣巷》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查看全文】
3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 【查看全文】
4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 【查看全文】
5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古诗作品《雁门胡人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查看全文】
6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饮中八仙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