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出自宋朝诗人万俟咏的作品《三台·清.明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萧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注释】
三分:很,最。
汉宫传蜡炬:唐韩翃《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槐府:贵人宅第,门前植槐。
收敛,引申为撤离。阊阖:宫之正门。
住传宣:停止传旨、宣官员上殿。
休务:停止公务。
【翻译】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时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浊,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敞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
【赏析】
下片借寒食清明习俗禁火,宫中以蜡烛分赐近臣,及弛禁开门,住宣休务等事,写皇上降恩,与百僚同乐,以此颂圣。“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这二句交待了天气和节候特征,暗示天下风调雨顺,人心舒畅。“禁火天”描写了民间“试新妆”的喜气,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可喜气象。“清明看”四句,描写了宫廷传蜡烛“燃薪火”的盛况,进一步渲染了万象更新的盛世气象。“敛兵卫”四句描写了节日里皇宫朝廷的安宁气象,“敛兵卫”而洞开宫廷大门,具体印证了前面的“太平”;“又还休务”则是对“朝野多欢”的一个总的收束。全词也在这样一片太平祥和的氛围中戛然而止。
统观全篇,是一种竭力罗列铺陈的赋体写法。比之于出自真情实感的抒情词作来,其文与价值或要逊色得多,但就当时文学现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诗词体式“应制体”来看,也还是写得比较成功的,故得到一些评词者的赞许。全词铺叙勾勒,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处处照应;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既具音律美,又具意境美。
相关阅读
1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白鹭儿》,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 【查看全文】
2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出自宋朝诗人张榘的作品《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 【查看全文】
3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古诗作品《夜归》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释】 1、 【查看全文】
4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渌水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萍。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注释】 ⑴渌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 【查看全文】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出自宋朝诗人李贺的古诗词作品《雁门太守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 【查看全文】
6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其古诗全文如下: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