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出自宋朝诗人李贺的古诗词作品《雁门太守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2、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形容战场上战士的鲜血
【翻译】
黑云压城头,城墙像要塌陷一样;盔甲映着日光,金鳞似的闪亮。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边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着紫气。
【赏析】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相关阅读
1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天仙子梦觉云屏依旧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 一日 【查看全文】
2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 【查看全文】
3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查看全文】
4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赏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①牡丹 【查看全文】
6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塞鸿秋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