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玉京秋·烟水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注释】
⑴玉京秋:词牌名。周密自度曲,属夹钟羽调,词咏调名本意。
⑵长安:此处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⑶夹钟羽一解:夹钟羽,一种律调。一解,一阕。
⑷“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蜩,蝉。
⑸“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⑹凉花:指菊花、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⑺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翻译】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赏析】
这首词先是用了大量描写。一派水天空阔、苍茫无际的寥廓景象,尽收笔底,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然后收近,写秋日妇女洗衣的景象。上片写景,由远至近。首句“烟水阔”,从远大处落笔,视野开扩,展现出辽阔苍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渐渐拉近,仰观俯视,颇有声色。夕阳西下,高树摇风,一个“弄”字,气势全出。树上的哀蝉,已是“病翼经秋”,叫声凄切婉转。寓情于景,境殊依黯。“高林”句意工句稳,是声色兼胜之笔。捣衣石著一“碧”字,青苔绿水,都在眼中,石井栏称为“银床”,极见洁净清朗,耳闻度韵,目见“飘叶”。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在这背景下,“衣湿”二句才出现了感怀秋伤的人。桐阴久立,寒露沾衣,时已由暮入夜,不由得词人心绪翻滚。“采凉花,时赋秋雪”,颇似方岳的“黯西风,吹老满汀新雪”(《齐天乐》)。
张炎的“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命意相近,却更为精微。向来诗词里一见到芦花,自然就联想到《诗经》中所言的“秋水伊人”。这就自然地引入了别恨。“叹轻别”,追悔畴昔的离别,慨叹现时的相见无期。阶下蟋蟀泣诉低呜,仿佛替人传出满怀的幽怨。
相关阅读
1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九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 【查看全文】
2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 【查看全文】
3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 【查看全文】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望月怀远》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 【查看全文】
5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 【查看全文】
6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