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30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注释】
  ⑴霜丝:指白发
  ⑵萧娘:女子泛称
  ⑶几:多么,感叹副词
  【翻译】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赏析】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
  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相关阅读
1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古诗作品《安贫》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 【查看全文】

2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纪南陵题五松山》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 【查看全文】

3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翻译】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 【查看全文】

4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查看全文】

5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出自于诗经作品《伐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 【查看全文】

6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出自唐朝诗人刘昚虚的作品《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