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30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宝鼎现·红妆春骑》,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动、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注释】
  ⑴宝鼎现:又名“三段子”等。分三段,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韵格。它属于三叠的长调。
  ⑵红妆: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
  ⑶穿市:在街道上穿行。
  ⑷习习:形容香气盈盈的样子。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莲步:旧指美女的脚步。
  ⑸彩鸾:指出游的美人。
  ⑹金吾:执金吾,古代在京城执行治安任务的军人。呵醉:指醉酒后执行任务,大声喝斥。
  ⑺辇路: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喧阗:喧哗,热闹。
  ⑻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娼,此借用以说明唱技之精。
  ⑼宣和:宋徽宗赵佶的最后一个年号。
  ⑽抱铜仙清泪如水:此句运用金铜仙人的典故。魏明帝时诏宫官牵牛西取汉武帝时所造的铜人,铜人竟潸然泪下,用这典故寄寓作者亡国之痛。
  【翻译】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皇帝车辇正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北宋沦亡了,抱着金铜仙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繁华美丽。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帘影忽儿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灯光灿灿的涟漪。月色浸润着西湖的十里深碧。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谁肯将菱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
  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空自听说大宋宫廷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凄,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赏析】
  这首词分三段分别写北宋、南宋及作词当时的元宵节场景。因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现作者悼念恨怅之情。
  此词上阕写丁酉元夕灯市的热闹场景,暗示怀旧主旨。中阕开头直抒怀恋前朝之意。下阕写前朝遗民,暗地垂泪,缅怀往事,徒有天上人间之感,更使人无限伤悲。词意凄婉,韵味深长。在词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宋代元宵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
  一阕写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元宵灯节的盛况。着重写仕女的游乐,来衬托昔日的繁荣景象。旧时女子难得抛头露面,写她们的游乐也最能反映其时繁华喧闹的游众之乐。“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三句写贵妇盛妆出游,到处是香车宝马;官员或军人也出来巡行,街上旌旗遍布。这里略用诗句“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沈佺期《游夜》)及“牙旗穿夜市”(苏轼《上元夜》)的字面,化用自然,贴切无痕。
  接着便写市街楼台上的文艺表演,是“望不尽楼台歌舞”,台下则观众云集,美人过处,尘土也香气盈盈(“习习香尘莲步底”)。钟情怀春的青年男女在此良宵美景之中,恋爱时有发生。钟陵西山游帷观,每至中秋,游众甚多。大和末年,有一叫彩鸾的绝代女子和一前观中的书生相恋,结为夫妇。“箫声断,约彩鸾归去”即用此事来摹写男女恋爱情事。古代京城有执金吾(执金吾)禁夜制度,“唯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未怕金吾呵醉”写出元夕夜禁令不张,自由欢乐的氛围。紧接着“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一句,写在皇家车骑行经的道路(“辇路”)人声嘈杂,突然又鸦雀无声,原来是著名歌手开始演唱了。


相关阅读
1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出自晋朝诗人何逊的作品《咏早梅兔园标物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 【查看全文】

2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海棠》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查看全文】

3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过申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 【查看全文】

4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忆江南词三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注释】 ①吴 【查看全文】

5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寒闺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释】 洞房: 【查看全文】

6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送给杜甫的作品《戏赠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