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出自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过申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注释】
⑷烧残营:一作“入残营”。
⑸寥落:稀疏,稀少,冷落。《文选·谢朓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⑹山高:一作“山空”。
【翻译】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鉴赏】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则把笔触伸向郊野,“凉风”“古木”,景象萧瑟;“野火”“残营”。愈显荒凉。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万人曾死战”的战乱遗迹。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极写遭受战乱劫难的面积之广。这里的“山高”“水清”并非莺歌燕舞的美景之外观,而是人烟由稠密变“寥落”的衬托之笔,从中更可见出战乱给社会所造成的创伤。
这首诗在展开场景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相映成趣,从而较成功地绘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战乱劫后图。诗歌开头的两句主要是从面上显示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三、四、五、六句则分别从村居、郊野取点来补充、深化开端的题旨;而最后两句既是对中间两“点”的总括,又是对总体画面的延伸拓展,把眼前的画面延伸到迢遥无垠的远方,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
相关阅读
1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出自唐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中牟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注释】 ⑴中 【查看全文】
2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 【查看全文】
3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踏莎行雪似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 【查看全文】
4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与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注释】 【查看全文】
5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 【查看全文】
6 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宿酂侯镇当时踏月此长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