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注释】
花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斜径:歪斜的小路。
兔葵燕麦:野葵和野麦。形容蔓草丛生,一派荒凉。
班草:布草而坐。
欷歔:叹息声。欷,哀而不泣。
酹酒:以酒洒地面祭。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酹酒叩拜,是古代流传的一种寄思或者拜祭天地的一种形式。
【翻译】
在河桥旁的亭中送别情人,久久惜别,深夜里弥漫着凉意,竟不知到了什么时分。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铜盘中的蜡烛也即将燃尽,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衣襟。临别前短暂的相聚即将散离了,探头听听随风传来的渡口鼓声,看看树梢上空参旗星的光影,已是到了黎明时分。那花骢马仿佛会解人意,纵使我扬鞭催赶,它也只是自顾慢慢缓行。
送别情人,我满怀离愁孤零零地踏上了归途,渐渐听不到渡口上那嘈杂的人声。原野上空旷清寂,归途竟是那么遥远寂静。我没想到再次来到当初与她分别的地方时,不仅未见她的一点遗迹,连偏斜的小路也都难辨迷离。低照的斜阳映照着兔葵、燕麦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我在那曾与她相偎过的草丛边徘徊往复,以酒浇地,欷不止,放眼西方,空自断魂。
【赏析】
过片“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三句接写送别后归途。情人一去,作者孤独地带着离愁而归,故顿觉野外寂寞清旷,归途遥行,对同一空间的前后不同感觉,也是细腻地反映送别的复杂心情。“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这三句是一个大的转折,转得无痕,使人几乎难以辨认。读了这几句,才了解上面所写的,全是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起才是当前之事,这样,才使人感到周词结构上的细微用心,时空转换上的大胆处理,感到这里真能使上片“尽化云烟”。《海绡说词》说“河桥”句是“逆入”,“前地”句是“平出”,“逆”即逆叙以往,“平”即平叙当前。这里的第一句领起后文。
直贯到全词结尾;第二句情人去后,不见遗物,更无余香余泽可求;第三句写旧时路径,已迷离难认,“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送别是晚上和天晓时候;重游则傍晚,黄昏中的斜阳,照着高与人齐的兔葵、燕麦的影子。这两句描绘“斜径都迷”之景,有意点出不同期间;又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有”的典故,表示事物变迁之大。感慨人去物非的细腻心情,完全寄寓于景,不直接流露。下面三句:“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说过去列坐的草地上,徘徊酹酒,向着情人远去的西边方向,望极天边,而欷歔叹息,不能自已。“欷歔”二字,直接摹态抒情。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相关阅读
1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正气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 【查看全文】
2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查看全文】
3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出自唐朝诗人沈约的古诗作品《夜夜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 【查看全文】
4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吹笛》,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 【查看全文】
5 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夜半乐艳阳天气》,其古诗全文如下: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 【查看全文】
6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