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37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注释】
  1、晋祠(cí):在山西太原西南的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北魏时就有记载。内有圣母殿、水母楼、难老泉等名胜。
  2、浮岚(lán):山上飘动的云烟。岚,山林中的雾气。
  3、近远:这里活用作动词,时近时远。
  4、汾(fén)水:河名,在今山西。
  【翻译】
  远近一代的山间都飘浮着雾气。小雨刚刚停歇以后,我最喜欢就是春天里那种踏上去软软的泥沙。又到了芳草遍天涯的时节,而自己身滞塞北,年夏一年,只能目送汾水上空的雁群南去。
  去年拴马的松树依然在眼前。如今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名胜之地,让我暗自记住了美好时光的消逝。清凉的月光依然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照着孤独的离人在溪桥上徘徊。
  【赏析】
  上片描写渐近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触粗疏,境界阔大,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重游、美景如初的弥情。词从远望悬瓮山起笔,描绘山间雾气弥漫,飘浮十里,看来很近,其实还远的画面。这里面既有“十里浮岚”云烟氤氲的实景写照,又有“山近远”这种看在眼前、走却很远的具体感受。接以“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进而层抒写雨后踏沙而行的惬意心境。上句补明“十里浮岚”的原因,又为下句铺垫,渲染出雨后乍睛、轻柔温暖的气氛;下句直道踏沙而行无比松软的愉快感觉,“春”字正面点明季节,“最喜”则强调喜悦隋绪。词人“重游”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和兴奋心情,至此已全部得到简洁而又生动的表现。
  “又是天涯芳草遍”紧承“春沙软”而来,在描写芳草连天的实景同时,开始唤起对初游景象的回忆。此句虽是化用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句意,写出通向晋祠的路上春草连绵不断的实景,但用“又是”二字领起,就自然融入词人曾经有过的美好印象。这时,那环绕太原的汾水正穿过绵绵草地向南流去,那列阵成行的大雁正掠过绵绵草地向北飞回,词人沿着汾水行,望着雁群飞,又不禁发出“年年汾水看归雁”的赞叹。“年年”二字与“又是”二字紧密相扣,前后照应,撩起词人远如芳草、长如汾河的思绪,水到渠成地开启下片。


相关阅读
1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送征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灭迹人间世,忘归象外情。 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同欢不可再,朝暮 【查看全文】

2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

3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 【查看全文】

4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作品《西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翻译】 历 【查看全文】

5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出自于诗经作品《采蘩于以采蘩》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 【查看全文】

6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凉州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