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0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开圣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注释】
  ⑹山厨:山野人家的厨房。
  ⑺影殿:寺庙道观中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⑻南朝: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⑼耻:一本作“敢”。兴废:盛衰,兴亡。休公:指南朝僧人惠休,后还俗出仕为官。借指开善寺住持僧。一本作“渔翁”。
  【翻译】
  飘拂的烟霭下,一条曲折的小道顺着山谷蜿蜒而上,两旁乱石磷石旬,丛林苍苍,山风吹来,落木萧萧。到寺庙后,长途跋涉后的马儿,得以纵辔歇息,在悠闲地踢着蹄,打着响鼻,不时地仰头长嘶;夕阳染红了远远近近的山岭,觅巢归宿的乌鸦在层林之间飞来飞去,噪声乱成一片。寺内枯草遍地,乱竹丛生,泉水自落其间,无人汲用,虽时近黄昏,山厨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鱼声绝,殿外不远处,墓塔林立,原来僧人已葬在那里。虽然再也不见旧时寺宇的风貌,但是记载当年建寺的南朝旧碑依然存在,读读旧碑上镌刻的文字,再对照眼前的情景,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
  【赏析】
  寺外的秋色是如此萧然,寺内的景致也很寥落:枯草遍地,乱竹丛生,泉水自落其间,无人汲用,虽时近黄昏,山厨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鱼声绝,殿外不远处,墓塔林立,原来僧人已葬在那里。影殿,是寺宇供奉神佛之所。颔联通过马嘶、鸦乱的寺外景色予以烘托,颈联则又以泉落竹间和厨房静寂,僧归塔下与影殿空空相比照,充分地描写了寺宇的衰败寥落景象。上下两联于工整的对偶中,寓抑扬低昂的情调,为尾联的慨叹之音,酝酿了充分的抒情气氛。
  面对这一片荒凉的情景,诗人不由得浮起了这座寺宇曾经香火鼎盛的揣想。虽然再也不见旧时寺宇的风貌,但是记载当年兴建时寺宇巍峨、香客络绎之盛况的南朝旧碑依然存在。读读旧碑上镌刻的文字,再对照眼前的情景,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这一联就眼前所见情景抒发感叹,寓意极深。南朝皇帝佞佛,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国各地兴建寺庙(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不但严重地毁坏了农业,也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腐败,使得南朝的几个小朝代都是国运匆促,接踵而亡。南朝的这一历史事实不但给后来的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训,也刺激了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引起了历史家、文学家们的反思。因此,诗人面对这荒废的寺宇,虽然也发出了“行人莫问当年事”(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的感慨,但是这一感慨里却融进了对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的思索,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无限悲凉的感悟。
  全诗以写景为主,由旅途的跋涉而开圣寺周围的徘徊,由远及近,追寻历史陈迹,俯仰今古兴衰,触景生情。诗人在感怀之余,似乎又对使他身心疲惫的功业之事感到厌倦,由此萌生了隐逸的想法。立意深沉,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青玉案元夕》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查看全文】

2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忆少年别历下》,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查看全文】

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词作品《卜算子咏梅》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查看全文】

4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注释】 ⑴一本诗题无平阳郡。 【查看全文】

5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早春寄王汉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 【查看全文】

6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杏花天赋莫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