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出自宋朝诗人李方膺的作品《苍松怪石图题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注释】
真;真实质朴
岁:年
君:您(指一种尊称)
不:在这里,“不”指反问:难道?
乔:高大
矫矫:强健.武勇的样子;抬起,挺起
复:仍然
真:本真
直干:挺直的树干。
壮:使...更壮观
岳:高大的山。
无等伦:无与伦比。
方未已:没有停止。
天阙:天宫
迥:远
【翻译】
您难道不知道,在严寒的季节,哪里去寻找香草呢。您难道没有看到吗?那松树高高挺立着,苍翠挺拔。天地之间本不是这样修饰的,万物最可贵之处在于保持质朴本色。枝干挺直使山峰更加雄壮,天地中所有秀丽的景色都无法与它相比。它饱经风霜和冰雪,千万年没停止。松树挺拔的身姿直插云天,那弯曲苍劲的枝干一直伸向碧空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该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本诗意境从浅到深、由形到神;结构工整,富有深意。
愚见松柏苍挺、真之贵,为我辈需之。皖南黄山迎客松,展臂迎四海之宾,立身经万千风雨。矗九州之颠,历磨难而不屈,居万山而不怯, 故以为其松亦有坚强不屈,忍而不拔之性,实其为心有浩然正气,阳刚直上,不卑不亢。又层云拥簇之象,吾当诚学佳品,取其高贵。
画中的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而生机勃勃,象征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和作者刚正不阿的气概,抒发了他的凌云壮志。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生存背景,但是苍松依然扎根岩石,挺拔青翠,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相关阅读
1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归国遥金翡翠》,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 【查看全文】
2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 【查看全文】
3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碧城七夕来时先有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 【查看全文】
4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出自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山花子春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 【查看全文】
5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 【查看全文】
6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