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8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注释】
  征古:征信往古。遗老:指年老历练的人。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美沃洲:美过沃洲。即比沃洲还要美。沃洲:即浙江沃洲山。
  天花。天上的花卉。《法华经》:“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香风时来,吹去萎者。”
  傲吏:高傲的官吏,
  龙堂:精舍名,在五松山上。
  精修:精诚修身。
  【翻译】
  谢安泛舟于沧海,乘长风独啸而还。清闲脱俗之韵致惊动海上,崇高的情怀远出人间。倾心于探究神奇怪异之事,心境淡泊以闲适来处世。我来到五松之下,设置酒宴登山历览。向年老历练的老者征求往古之事,因此命名此山为五松山。五松山景致清幽,佳妙之处胜过沃洲山。风声萧瑟鸣于洞壑,一年四季如沐秋风秋雨。山上百泉流出音声宏大,听来恰似三峡的巨流。剪下细竹扫去天界仙花,我且与高傲的官吏一同游赏。龙堂精舍如果可以休憩,我打算归入其中精城修行。
  【赏析】
  下面几句写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这是很平淡的叙述。五松山可能原来没有通用的山名,李白才向经历世变的高龄老人征询。从这两句诗看来,五松山不是山的本名,而是李白给他命的名。“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五松山上满山都是松树,显得很清幽。松树特别引人爱赏的是风中的松声。诗人用了四句描写五松山的松声,精工别致。
  “萧飒听洞壑,终年风雨秋。”这是写风较小时的松声。“响入百泉去”,描写风较大时的松声。“听如三峡流”,是写风势很大或很急耐的松声。李白观察松声很细致深入,绘影绘声地显示在各种不同的风中的松声及其形态的特点,并传出它们的神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纪述同游者。傲吏是傲岸,不驯的官吏,指常赞府。李白自己有反权贵、轻王侯的傲岸不屈的性格,常赞府在这方面大概也有相近之处。
  “龙堂若可憩,吾当归精修”,龙堂精舍在五松山,精舍是学舍,集中生徒讲学之所。李白以当回龙堂精舍来精修学业结束全诗。这并非应酬之词,他非常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见到山中精舍很安静,舍外风景清幽,心里不觉兴起回来精修的念头。他年轻时候,曾在家乡的匡山读书,杜甫在怀念他的诗里也曾说:“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不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为五松山纪游,诗写游山,先写风景,诗中“灵异”二字使五松胜境在诗中兀然而出,秀色可餐;后写心情,“逸韵”、“高情”、两组词让诗人对五松山的喜爱之情从诗行中流溢而出。使此诗在构章建篇上独具特色。


相关阅读
1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宿江边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 【查看全文】

2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 【查看全文】

3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查看全文】

4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赠柳章台从掩映》,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 【查看全文】

5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背江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 【查看全文】

6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冬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