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3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出自宋朝诗人王暕的作品《晚出新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释】
  ⑴离悲:离别的悲愁。
  ⑵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涛落。……其少进也,浩浩岂岂(此二字应加三点水旁),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此句言潮势虽已低落,波涛还像车盖一般。
  ⑶云昏:指云雾迷漫。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⑷“远戍”句:只听见远处戍楼传来的鼓声,而不见戍楼。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⑸这两句意思是说:因为江阔云昏所以闻见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⑹“九十”句:《战国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难。
  ⑺讵(jù):怎,岂,难道。
  【翻译】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赏析】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内,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诗的起势不凡,“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江水浩荡,景象开阔;离愁几重,语调厚重:如此情景交融,使“离悲”的主题从一开始就得到强烈的感染。此诗的发端与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开首两句即点出“离悲”的主题。
  “潮落”以下四句具体写江行所见所闻。“潮落犹如盖”,描写晚潮。此刻虽已落潮,但水势汹涌,波涛仍然如车盖一般。“云昏不作峰”描写晚云。晚云本当变幻多姿,色彩绚丽,此时却昏淡无光,迷漫一片,不能形成峰峦起伏高低之状。景为情设,情由景生。这两句通过写晚潮的汹涌,写晚云的昏沉,暗示出诗人心潮之不平,心情之沉重。“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通过诗人眺望江岸的见闻,进一步渲染“离悲”的气氛。晚暮中令人心惊的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远眺江岸,只见寒山老松,满目萧索。“潮落”二句以潮落云昏暗示诗人心潮不平,“远戍”二句则通过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气氛。在这荒寒萧条,满目凄凉的时刻,诗人却不得不孤舟远征,艰难独行,他心中的悲苦是可以想见的。
  最后两句自然而然地直抒情怀:“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诗人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去程中并不艰难的部分,还只走了一半,最艰难的那一段,更是远在天边;就算走完了,还有归程。这样算来,重归真不知是何日之事。这个结尾有一波三折,余意不尽之妙,又呼应开头二句,表现了浓厚的离情。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精炼,清新自然,能以浅淡之语道出深浓之情。诗人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天山孤征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此外,这首诗讲求格律,虽然平仄不尽合律,但与唐人的五律已经相当接近了。


相关阅读
1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思边》,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 【查看全文】

2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寄淮南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 【查看全文】

3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玄武禅师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 【查看全文】

4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长安春望》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 【查看全文】

5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出自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的古诗作品《早雁》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查看全文】

6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九日龙山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注释】 1、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