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释】
①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②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③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楼月”。这两句是说只有这家乡的月亮,远近都跟随着“我”。
④入风: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这种现象由于上层云气含雨点或冰点,月光遇到它发生折射作用而造成,所以常为将风雨之兆。
【翻译】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赏析】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 【查看全文】
2 澄碧西湖,软红南陌,银河地穿。见华星影里,仙棋局静,清风行处,瑞玉圭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澄碧西湖,软红南陌,银河地穿。见华星影里,仙棋局静,清风行处,瑞玉圭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沁园春澄碧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澄碧西湖,软红南陌,银河地穿。见 【查看全文】
3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少年罕人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 【查看全文】
4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出自唐朝诗人陈抟的作品《归隐十年踪迹走红尘》,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 【查看全文】
5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重别薛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 【查看全文】
6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旦携谢山人至愚池》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