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6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春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释】
  ⑴惜春:爱怜春色。
  ⑵酒痕:酒污的痕迹。
  ⑶浮:一作“漾”。别涧:另外一条河流。涧,一作“浦”。
  ⑷断云:片片云朵。
  【翻译】
  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细水上漂着落花流入另涧,阴云带雨飘入那远处孤村。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最感激流莺掀转深情厚意,每当清晨还特意飞到西园。
  【赏析】
  这是韩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与《安贫》表现同一索寞情怀,而写法上大不相同。《安贫》直抒胸臆,感慨万端;此篇则融情入景,兴寄深微。
  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家国沦亡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诗篇一上来,就抓住醉酒这个行为来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连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还要继续喝酒,以致衣服上溅满了斑斑酒痕。这样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
  颔联转入写景。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相关阅读
1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声声慢咏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 【查看全文】

2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出自明朝诗人唐伯虎的作品《言志》,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赏析】 由于诗言 【查看全文】

3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出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古诗作品《望夫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查看全文】

4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庆春宫越中钱得闲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 【查看全文】

5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 【查看全文】

6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出自宋朝诗人无名氏的古诗作品《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