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尘增灭后,树色改生前”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哭宗密禅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
几尘增灭后,树色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
惟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注释】
①宗密:(780—841),俗姓何,西充人。因住终南山草堂寺圭峰兰若,人称“圭峰大师”。少通经史,负气节,有大志。公元807年(元和二年)赴京师应举,途遇道圆和尚说法有悟遂出家。太和时,奉召讲经,赐紫衣。著述百余卷。谥曰定慧禅师。
②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惟鸟可以飞渡。雪岑:雪山。
③塔: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宗密大师塔号曰“青莲”。
④听经虎:《高僧传》载有西域僧来中土讲经,曾使一恶虎感化,每日前来听经。此处暗用此典。
【翻译】
雪山之巅有鸟道,大师亡去无人禅。几案灰尘增几厚,林问树色改容颜。松风阵阵吹层塔,遗踪处处傍野泉。惟嗟从前听经虎,时来破败草庵边。
【赏析】
宗密,世称圭峰禅师,又被尊为华严五祖,他主张教禅一致。生前在终南山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诵经修禅,朝臣及士庶归崇者众。一旦亡化,弟子造塔,朝廷追赠,而禅者却自有禅者心境。贾岛该诗便是追慕其境界,追溯其精神。贾岛之诗风本就冷寂幽僻,一开篇他便以此笔调写出圭峰禅师达到了常人不能达到的境界。接着写几案增尘、岭树改色,渲染了圭峰大师亡化后的寂寞与哀伤,更是写出圭峰大师与大自然精神相通,这是从自然事物着笔。接着,作者换一个角度,写大师的遗踪:遗塔迎着泠泠的松风,遗迹尚留在野泉边上。大师确已离去,但他又不曾走远。看,那曾来听法的山中之虎,不还时时来到大师曾讲法修禅的庵边吗。大师走了,大师也留下了;诗题为“哭”,但全篇却静寂、清冷,似乎不带情感。惟此,才见出禅者的见地,才是禅者的悲歌。
相关阅读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 【查看全文】
2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其古诗全文如下: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才 【查看全文】
3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出自唐朝诗人于濆的作品《田翁叹》,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 【查看全文】
4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 【查看全文】
5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出自宋朝诗人王澜的作品《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 【查看全文】
6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会过。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会过。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出自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唐多令水榭枕官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 【查看全文】